第84页

杜庆遥一喜,连忙狗腿的去拿纸笔,还专门挑选了一本厚厚的书,给陶九思垫在床上,方便他写信。

陶九思提起笔,沉吟半响也不知道写什么,当初和别人决裂,现在因为吃了瘪,又主动求和,怎么想怎么觉得这行为不大好。

杜庆遥在旁边看的干着急,他肩负卫负雪交待的重大任务,又不能操之过急引起怀疑,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等陶九思自己转过弯。

就在这事,祝舜理正色道:“陶兄,我跟着你一起去,帮我也问问大殿下可不可以。对了,我记得清泉兄也想去投奔大皇子,你要不要也问问他?”

陶九思讶然,原来大家都这么迫不及待的去投靠?包括上辈子一直站在二皇子这边的大哥,竟然也想远赴边关。

杜庆遥没开口,祝舜理又催促道:“你快写,我去将苏兄叫来。在京洛快要憋死了,去了殿下那里还可以和我妹子做个伴。”

祝舜理顺利说这话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划过夏开颜那天悲愤委屈的面容,他连忙甩甩头,出门喊人去了。

陶九思一咬牙,豁出去了,要面子何用,主动求和就求呗,堂堂男子汉还能少块肉不成,于是蘸饱墨,开始写信。

写到“近来安好”的时候,觉得甚是矫情,于是揉了重新写,这回写道“我在京洛一切都好”,看着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揉吧揉吧,准备重新。

坐在凳子上的杜庆遥看他来回几次,仿佛坐在了热锅之上,急的一把夺过笔,“来,我帮你代劳。”

陶九思讪讪的放下手,颇有些羞怯的低了头,活了两世,头一回写不出一封信,到底是什么在作怪,陶大人心里清楚。

踌躇间,苏清泉和祝舜理已经进门,苏清泉看着弟弟精神比早上好些,稍稍放心。

陶九思见大哥进门,好奇问道:“大哥,你想去投赵王?”

苏清泉点点头,“我和赵王也算相交了一些时日,我看的出他有帝王之气,也有一统四国的意愿,跟着他没错。”

陶九思一想,也对,上辈子苏清算和卫负雪怕是没说过几句话,不了解也是难免,这辈子因为自己的缘故,两人成了好友,那么被卫负雪折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苏清泉又道:“况且你也是赵王那边的,一家人支持一个皇子,总比各有主意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