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胡德立先生再次见面,是在广州的一间咖啡厅里,那次我正在省公安厅采访,接到来到广州的胡德立电话,就和他约了见面。
当我走进咖啡厅的时候,远远地看见胡先生已经坐在那儿等我。
我快步上前,握了握胡德立的手:“不好意思,我约你,结果让你等我。”
胡德立表现得很大度:“没有关系的,约会吗,总会有一个先来一个后到的。我从香港坐直通车到的广州,下车就直接上这儿来了。”
我说:“说实话,我对你的敬业精神很敬佩。”
胡德立笑着打哈哈:“混饭吃,混饭吃,在香港不敬业就要丢饭碗的,哈哈。”
我说:“胡先生,这次我约你见面,主要是有些事想请教你。”
胡德立打断我的话:“哎,不敢当,不敢当。说实话,你看我最近老说‘说实话’,给人感觉好像大家都不说实话似的。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大陆记者和香港记者比,使命感强,责任心也强,你们充满着朝气。香港记者片面追求社会轰动性多,说实话,有些社会轰动性是传媒造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轰动性对社会都是有益的。香港记者不一定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
我说:“我在采写张子强案中,自然关心滋生张子强犯罪团伙的土壤,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会产生在特定的土壤里。对于像张子强、胡济舒、张志烽这些有着多年犯罪历史的惯犯参与绑架,我能理解,但对有些案犯,比如像何志昌这样的人,既不是张子强犯罪集团的成员,也没有犯罪前科,为什么就那么容易被卷入了绑架案。您生活在香港,又是一个老记者,我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胡德立掏出一支烟,点燃吸了一口,然后说:“你看你看,我说你们大陆记者不同吧,您提的问题属于社会学范畴,回答这个问题,我得想一想。”
我笑着说:“您别谦虚了,其实,您一定有自己成熟的看法。”
胡德立弹弹烟灰,把烟掐灭在烟灰缸里,表明他是很认真地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您看,您提出这个问题,我要好好想想才能回答您,就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即,一般的香港人平时很少想您所提出的这个问题。香港是一个重实现,而不重传统的地方,急功近利,也就是想尽快发财是大多数香港人的一个特点。近几十年来,由于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超级富豪,例于像李嘉诚、曾宪梓这些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机遇,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成了世界级的富豪。一边是他们创造的发财神话,一边又是在香港由于寸土寸金而普通人挣一辈子钱,也买不起一套房。比如像我,直到今天也还没有还清银行的住房贷款。很多香港人都在想着发财,而很多的人都是发不了财的。在发不了财的人当中,会有像张子强这样的人,也有像何志昌这样的小人物,正门走不通,就走偏门,为了发财而不惜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