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生来是吃牢饭的

一段冗长艰苦的抓捕过程叙述该告一段落了。在写这一段时,心里也犹豫过,怕可读性不强,让读者朋友觉得不好看,人的心理基本就是这样,希望直接到达目的地。

但,人生的风景在路上,如果直达结果,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看故事的兴趣在于过程,而不是很快知道结果。我们每一个人的阅历,都受到自己生活环境的极大限制,所以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看故事,就是为了了解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而增加自己的阅历。你如果不读我的故事,你恐怕不会如此真切地了解到这些人是这样生活的。这也是我写作的意义,所以,我也要把警察那枯燥的办案过程呈现给大家,这也是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

虽然这个抓捕过程看起来也许是最没有意思的,但是任何一个案件的侦破,尤其是刑事案件,抓捕工作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如同一个农民辛苦劳作了一年,最后是收获的季节。抓捕工作也许是枯燥的,抓捕工作也是最辛苦的。

但到目前为止,抓捕工作还远没有结束,以后的抓捕有些是非常精彩的,有些仍然是枯燥的,但“鱼儿”一定要一个一个收进网里。

以后的抓捕工作还非常曲折,有的追踪到了国外,有的直到张子强等已经伏法一年多了,我都已经开始着笔写这部作品了,抓捕还没有结束,还有人没归案。因此,抓捕的故事也就还没有说完。

钱汉寿的落网,使指挥部觉得下一步最紧要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是要攻下匪首张子强了。

可张子强是一个作案累累的职业罪犯,他与香港警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积累了如何钻法律的空子和与警察周旋的丰富经验,从1998年1月25日被抓至今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他仍然是不交待也不认罪,负隅顽抗。

中央指示,要把张子强这个案子办成铁案,现在已经基本弄清楚了张子强的犯罪事实,他的同伙都在逐步落网中,张子强即使不认罪,我们也有充分的证据将他绳之以法。但是,当时考虑到他是头头,他不认罪,将来在法庭上会对其他认罪的犯罪分子有一个负面的影响。

当时指挥部经过研究认为,现在已经弄清楚了张子强这800多公斤炸药的来龙去脉,以及钱汉寿的落网,对下一步攻克张子强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加上前一段时间,林林他们的审讯工作虽然还没有完全让张子强开口,但已经逐渐动摇了张子强的心理防线。下一步要加强审讯工作的力度,争取在审讯上尽快突破张子强。

指挥部还研究决定,下一步仍然兵分两路。一路重点突破张子强,一路继续将张子强、叶继欢的同伙,包括陈智浩在深圳所参与的盗窃钢材杀人案的同伙都一一抓捕归案。朱明健决定第二天去一趟省看守所。郑局长仍然重点负责抓捕工作。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仍在广东省看守所里负隅顽抗的匪首张子强。

下面我要叙述的这一段情节很形象,因为它来自于当年对张子强审讯时的录像。录像最大的特点,即最大限制的保存了当时所有画面和细节。

时间:1998年6月12日下午。地点:仍然在省看守所提审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