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谕立宪之预备先行更定官制,载泽,世续,那桐,荣庆,铁良,戴鸿慈及袁世凯共同编纂,庆亲王,孙家鼎,瞿鸿机核定。端方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及至深秋,朝廷厘定了新的中央官制,只有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和学部仍旧维持原班人马,巡警部改民政部,户部改度支部,兵部改陆军部海军和军咨处暂归陆军部统领,刑部改法部,大理寺改大理院,工部并入商部改农工商部,理藩院改理藩部,改动的各部满汉不论择贤简用,一通折腾十一个部十三个大臣尚书中,满七蒙一汉五。
善敏只密切观察新的官员任免,他作为御前行走又独立于军机的内阁成员,动不到他头上,只是看到载振去兼了农工商部做尚书,徐世昌去了民政部做尚书,估计徐世昌是要欢喜庆贺一番的,近来徐世昌跟袁世凯过从甚密,颇有惺惺相惜的做作之态。
载振这个大耗子这次更是如鱼得水,几个国税大部被他一手抓。邮政部尚书张百熙倒是可以恭喜一下,鹿传霖的吏部尚书估计会新官上任放把火,通常新官放的火总是朝下烧,无非是换些用着趁手的自己人,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其他人员动迁任免基本差不多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只是朝廷这么频繁调动朝中大员的举措实在有些乏善可陈,反而会让下面官吏们情绪更加惶惶然,又是新一轮站队,自保和清洗,倒把正经政务耽误下来。但善敏并不想跳出来跟那些急于捞名捞利的一干人等站成对立面,庆亲王几次含沙射影他也佯装听不懂,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事情上没必要较真儿,还有更危险的人和事需要提防。
第三十五章
几天后朝廷又下了两个政令。
一是全面禁鸦片,十年内彻底清除鸦片种植,并颁行禁烟章程十条。
二是居然准了袁世凯去电政铁路兼差,并把陆军部的二,四两镇陆军归袁世凯调遣,这个消息就像指甲刮过玻璃的噪音。善敏知道这是庆亲王收受袁世凯贿赂后的结果,如今荣禄老爷子身子越发不济,对许多事都眼睁眼闭更没精力去跟太后磨嘴皮子,这件事事出突然,荣禄,翁同龢,李鸿章都对此保持沉默,搞得他颇为犹豫自己要不要求见太后说说袁世凯的事。
从来他对庆亲王就没什么顾忌,他只是顾忌宝贤不要受他牵连,但眼看袁世凯伙同庆亲王祸国,如何做到听之任之?
“敏哥哥,你怎么了?”
宝贤说了半天没听到回应,从画稿上抬起头见一旁善敏拿着书发愣,便走过来抽走了他手中的书,关切的探了探善敏的额。并不热,这段时间善敏留在前院的时间长了许多,上朝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连着几天都是天不亮就走。听说湖南那边又杀了几个反朝廷的钦犯,刚出狱的章炳麟也伙着孙中山聚众演说搞事情。
果不其然,杀钦犯反而激发湖南各地的民乱,萍乡,浏阳,麷陵纷纷起事。几天内起事民众多达三万,为防事态扩散,朝廷急调湘,鄂,赣,苏各省军队摆平此事,前后半个月有余,虽被压制,但势头并不乐观。
一脚迈进门的善敏见身着四金如意云纹緞地锦袍罩粉白织金缎镶貂皮边对襟夹坎肩的宝贤原本忙的不亦乐乎,见他进门赶紧一块布盖住桌子上的一大堆东西,还站在前面拿身子挡在桌子前,善敏走近端祥宝贤,看他脸色泛红鼻尖都渗出汗,那对一紧张就瞪圆些的凤眼瞧着跟坎肩儿上的金鱼扣一样可爱。
善敏越过宝贤的肩往后看,被盖着也看不出什么,就转过头看向他,:
“什么事这么神秘?瞧你都紧张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