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的匆忙,穿着简单,手脚还是冻的有些冷,集镇不大,一条街上两侧都是老旧的房子,她看了一眼这地方,熟悉又陌生,似乎是场景穿越,这里发展的真慢,仍有九十年代的一些痕迹,一些很老的住宅楼和临街商铺几乎没有变化。
街面上的人说着叽叽咕咕的南方话,口音浓重的拐着弯,她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总共算起来也未出过太多次城到山区。她想起何雪言那消瘦的身子骨,又埋怨起她小孩子脾气,便是大冬天想找个地方散散心,也不找个舒坦地,山里阴冷,吃住都不习惯,想当初都是她花了钱让村民去外间给何雪言带回很多吃的用的才打发了时光。
那姑娘就是个痴人,总干些离谱的事。她这样想着,有心疼,在市集上转了一圈,有人以为她是来旅游的,凑过来兜售生意:“要去看苗寨吗?上车就走,200元不拼车。”
这价格还是涨的有些凶狠,很久以前是十分便宜的。那男子个子矮小,晒的黝黑,一个劲和她叫唤:“走不走嘛,前面没有车了,这个季节人少,一看你就是外来人,我也不欺生,给你打打折。”
白霖羽倒不在乎这点钱,站在一堆司机里,拿了手机翻出何雪言的照片道:“你们谁瞧见过这个人吗?”
是何雪言的一张工作照,司机见是美女问话,好几个凑过来看,皱着眉头都摇摇头:“一天拉客那么多,记不得那么多。”
白霖羽没打听到确实的消息,叹了口气,还是在司机中调了一个较年轻的小伙子上了一辆捷达。那车开走,司机与她道:“三十多公里路,刚才那人讹诈你面生。我收你80元。”
她说了谢谢,那司机犹自嘀嘀咕咕:“大姐,我看你面熟,是不是哪儿见过你。”
她不搭话,那小伙子开着车道:“你莫怕,我不是乱说,我好像就是见过你。”开着车想一想,终是惊喜:“我在电视上见过你撒,大姐你是不是上过卫视节目,是个名人。”
白霖羽嫌他呱噪,她如今已经开始成名,起先是个文化圈,接着是城市的文艺青年里,再到劳苦大众,知道她的人倒是原来越多,不得不说,颜扉在宣传工作上是人脉多多,手段多多,愣是把她那么冷门的一本书炒来炒去,炒的给出版社赚了钱。
她回过头对那小伙子笑笑道:“我是写过一本书上了电视,很高兴认识你。你好好开车,别开进山沟里了。”
她言谈从来都很温文,那小伙子穿着件灰色羽绒服,笑起来道:“大姐你放心,这路我从小就走,熟悉的很。我每天都走好几趟,走了二十年,我就是这寨子跟前村的人保证把你平安送到,这几年外地旅游的人多,不然以前谁知道山里还有这些。”
“你真的没见过照片上的人吗?”白霖羽再问一遍。
小伙子努力回忆:“好像见过,好像又没见过,虽然是淡季,旅游人一天也总有好几百,我跑车在路上,有时候没见那么多。你是旅游,还是找人?”
“我找她。”白霖羽答了话,那司机好奇:“真奇怪,你找人都找到山里来了,是约好的一起旅游吧。”
白霖羽笑了笑也不说话,小伙子却道:“大姐是作家,是有文化的人,前一阵也有很多人说到这里采风,你来一趟不会失望,这里风景好,人也热情。就是离城市远,交通太不方便,医院和学校少,好医生和好老师都待不住跑了。这两年有钱了,稍微好点,还是不行,我的书就没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