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别的都能懂,头条是什么?”

“你之前在八卦楼出现过几次吧,可是你看你自己排在哪个位子,都是最后吧?”

“那不是压轴吗?”

“心态挺好的,照你这么说,那些拼命想上头条的明星都要集体去跳江了。”

“那你说我怎么就上头条了呢,就因为跟你一起坐着聊天?”

“你知道八卦楼、花草榜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吗?你总结过这学校哪些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八卦楼的焦点吗?这么跟你说吧,我对你笑,你给我买奶茶,帮我打开奶茶,这些事情加在一块,就能使你出现在八卦楼比较显眼的位子了。”

“有什么意义呢?”

“你有那么多小聪明,自己想吧。”孙泊雅说着起身,笑着跟柳敬亭告别。

柳敬亭没有去看孙泊雅离去的背影,盯着饭桌上的奶茶管,看到一圈淡红色的唇印,自言自语道:“早知道买绿茶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谁将站在十月舞台正中央

从得到征文大赛冠军那天开始,柳敬亭就宣告进入了万象众人的视线,他是寒门子弟逆袭的杰出代表,他是草根崛起的励志典型,媒体愿意曝光甚至要添油加醋地报道这种热血学霸故事,万象也愿意把他推到人人前,因为能从侧面阐释自己的办学理念。

在万象主流学生群体中,乃至那个“大多数”人的眼中,柳敬亭终究带着一丝异端气息,就好像一个三流学校本科生进入燕大清华读研一样,本校土族生或多或少会有些排斥,即便以后研究生毕业,小心翼翼地把研究生毕业证捧到面试官面前,人家仍就会追问一句:“你的原始学历是在哪里获得的?”

这就是为什么孙泊雅要说那句“你距离这个圈子还很遥远”,以及那句“你尚不能被纳入我们的视线”。

这就是盛行不衰的“圈子文化”,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孙泊雅和李亦乐都跟柳敬亭提到一个“游戏规则”的概念,明确告诉他,他既不懂规则,又不具备玩游戏的资格,那是打心底把他排除在“圈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