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一跺脚道:“唉,紫衣,我错了!”
紫衣不理,扶苏和萧让一时也无法避开紫衣做什么,只能嘱咐徐福好生保重,等他们回来。旋即三人离去,只剩下一个徐福和一个处于游魂状态的程晓大眼瞪小眼。
当然,徐福是看不到程晓的。
程晓再次飘回树洞,伸手摸上那把乌黑的匕首,旋即身上一沉,他已经从游魂状态清醒过来。
还是那个老树根,但没有小橙,没有匕首。
程晓揉着脑袋,只觉得头痛欲裂,神思混沌。自从被小洋楼卷进这个诡异的世界之后,所有发生的事儿都似一场梦一般,一会儿真实,一会儿虚幻,他都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了。
地上的背包还在淌着水,里面的东西铺散开来,一切似乎回归到遇见小橙之前。
程晓休息了一会儿,忘掉脑中纷乱的记忆,蹲到地上收拾背包和背包里的东西:“这是什么?”程晓看着地上仅剩的那个暗黄色布帛状物品,眼神一动,伸手捡了起来,“怎么……?”程晓看着上面忽然冒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一时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历史系的选修课上,他们学校曾经特意请来过一个考古专家。那个考古专家的课程,程晓也去听了,也从那个专家的口中知道了一个叫做“字画”东西。
这个“字画”不是现代的文字和书画的合称,而是指用文字把一个地方的详细地理位置描述出来。这种描述可以是直接描述,也可以是暗语描述。就比如按照特殊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一些文字,用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去破译出整段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实际上是一种很高明的防止信息泄露的信息加密手段。
这种东西在古代有不少,两宋时期的文人大多数不得志,偏偏性子又高傲,常常会做一些藏头诗之类的,程晓手里的字画和那些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实际上,中国人一直都很聪明,这种特殊的加密手段,从中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先秦时候有一个机关制造专家,名字叫公输班,因为生在鲁地,又称鲁班。鲁班这个名字流传很广,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关于鲁班尺的来历和作用,这其中或许会有一些偏差。
鲁班尺初时制作出来的时候,只是为了用来测量尺寸和趋吉辟凶。鲁班尺上面不仅标有尺寸,还标有趋吉避凶的文字。后来有人无意间把鲁班尺放在了桌案上随着标尺胡乱涂抹,渐渐的突发奇想,觉得自己可以按照标尺上的特殊点面写一些东西,再在旁边写一些无用的文字,这样就可以制作出来看似无用,实则暗藏信息的书信。这是古时候比较简单的一种借用外物破解信息的加密技术。
这种无意间发现的信息加密技术在发展到秦朝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秦朝那个生来多疑的千古一帝,他把这种加密手段运用到极致。他的手谕和密旨之类,大多数都用到了这种加密方法。一直影响很大。
程晓现在觉得,这帛书上的文字,也可能是运用了什么加密技术。不过可惜的是,程晓并不认识这上面的文字,更不可能破译出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