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的架构设计则不然。
不仅丝毫没有出现衰减的迹象。
甚至能效数值还在成倍数的增长过程当中。
林梦当然明白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这代表着架构的体积越大。
新的设计所产生的能效数值也就越大。
林梦毫不怀疑。
当组装后的架构体积,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按照理论上得出的能效数据。
或许、大概、可能……轻轻松松的。
就可以将一颗类似于地球大小的星球完全予以击穿。
于是,林梦按着数据成像模拟出的架构体积大小。
以及其所产生出的能效数值多寡。
粗略的将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划分。
具体的做法。
主要是按照配属无畏者系列机甲的所需参数。
其次就是参照数据成像模拟中得出的数值倍数。
将能效数值划分成为了四个不等均分。
第一等均分设定为1/30,其能效数值与反器材狙击步枪大致相同。
第二等均分设定为10/30,其能效数值与携带500公斤高爆弹头的弹道导弹大致相同。
第三等均分设定为20/30,其能效数值与携带2t高爆弹头的弹道导弹大致相同。
第四等均分设定为满值,其能效数值与携带5t高爆弹头的弹道导弹大致相同。
得到这样的理论数值,其实也并不十分准确。
因为发生机构的体积大小。
只是理论上得出的一个结果。
在实际的情况当中。
具体的能效数值主要还是取决于能量石。
取决于能量石大小、纯度、品质等等。
只是制造出理想的发生机构。
而没有合适大小的能量石,那也仅仅只是镜花水月而已。
看着面前的两份光能发生机构的结构图纸。
以及已经停止的数据成像模拟结果。
林梦心中所想的却是其他的事情。
每一次新式武器的出现。
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改变了战争的具体形式。
不论是从冷兵器到热兵器,还是从人推马拉到机械化。
无不对战争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尤其到了现在这个年代。
智能化普及到了方方面面的时代。
虽说人在其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已经非常渺小。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