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秦府。

书房中,秦知寒见好友程念生一脸为难, 却还是硬着头皮说, “温言兄, 牧云大婚在即, 我这番话实在难以启齿,但奈何小儿顽固, 对牧云一见倾心,此刻还跪在祠堂里,非要我来给他提了这门亲事。”

温言是秦知寒的小字,在这扬城, 有资格称呼秦大人字号的人, 也就程念生一个人了。就像程念生字咎之, 也只有秦知寒称他小字,旁人都得尊称一声程大儒。

当年程念生还在翰林院未辞官时, 便与秦知寒交好,后因为老母守丧执意辞官回乡, 本以为再难与秦知寒相见,谁料没过几年,秦大人竟然携妻眷来到扬城定居, 这才有了两人半生的交情。

秦知寒却是看着程家老四程铎长大的,程铎尊称秦大人一声秦阿伯,秦知寒则随着程念生,叫程铎四儿。程家老四仪表堂堂,书读得好, 如今不过十七岁,却早已夺得乡试头名,功名在身,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尤其程铎为人正派,秦知寒还是很看好的。

实话说,当初要不是秦夫人提议,说周家有个小公子,性子最知道疼人,想要亲上加亲,把秦牧云早早送去了周府,秦知寒早就有意和程家结亲了。

但秦牧云入了周府,与程家结亲一事便再无后音。

此时听到好友说这番话,秦知寒叹道,“咎之兄,实不相瞒,我们打算让云儿成亲的时候,就特地带了四儿的画像来——”

可那么多青年才俊的画像,秦牧云是一眼都没看。

秦大人言尽于此,程念生哪有不懂的!可家中儿子还跪在祠堂,程念生少不得要多问两句,“你真打算把牧云嫁给一个不通文墨的商人?”

秦知寒也很为难 ,他就一个病弱的美貌妻子,和一个性子执拗的女儿,这母女俩是秦大人的命根子,他素来权势心不重,不然也不至于抛下秦家远赴扬城。说实话,若论出身等条件,他实在是不大看得上赵康,可要是强行阻拦,不知道秦牧云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个女儿,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比他都倔强,秦知寒也就想着顺着她的意思来好了,左右秦家也不缺权势,只有妻子高兴,女儿开心,婚娶一事就由她们去。

如今好友这么一问,秦大人就无奈的捏了捏鼻梁,“那赵康还是识字的,四书五经都读过了,只是不大精通。”

“温言兄,都说儿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年你对牧云太过放纵了。”程念生说的很严肃,他虽然喜爱秦牧云的才华,心底却依然觉得,一个女子还是要相夫教子的好。秦家独女身子不好,生养恐怕都成问题,这也是许多年来,程念生没有向秦家提亲的根由。

但现在不同,秦牧云习武后,身子越发好了。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秦家,这些事早就传遍了扬城。程念生特地找大夫问过,说秦牧云得了高人指点,身子养好后,生养不成问题,程念生考虑到这些才愿意抛下老脸为儿子来求亲,不然,他是断断不会要结亲的。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程念生作为一个老儒生,最看重这点。

这一点,同样也是这么多年程念生深深为秦知寒感到遗憾的地方。然而秦知寒自己不大在意,程念生也就不好多说,只是偶尔忍不住说起,还是不禁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