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晚晴渐渐接手后,杜三酉就退居幕后,尤其魏青梅产下一子后,杜老板就陷入了含饴弄孙的无限快乐中去,明醴楼就由晚晴一力扛下。只是晚晴独个撑起偌大的酒楼,不像雷守青还有福伯从旁协助,多少有些吃力,莫小十心疼得紧,就自告奋勇给明醴楼做了许多机关小人,试图借此减轻妻子的负担。

谁料,竟由此成就了明醴楼的独具一格,还把莫小十自己搭进去,成立了位于明醴楼后院的明楼,本是专门用来改善明醴楼的各处设施,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倒让明楼成为南省首屈一指、只此一家的器械楼。至于醴楼,不仅有杜家源源不断的美酒独家供应,还有晚晴主张设立的醴泉坊,专门招收各地有名的酿酒师,为明醴楼酿造独家好酒。

因有这两样大杀器,以至于明醴楼在南省无出其右,故而能以百亩之地和面积数倍于它的福润山庄相提并论,十多年过去,尽管福润山庄不断扩大,明醴楼却依然能与之并驾齐驱,也可谓南省奇观。

南省人人以为,这两家如此齐名,只怕当家的要打个头破血流,哪想到两家不仅亲若一家,实际上,还真是一家。

赵羡词当年几乎把全部钱财留下,这才有了福润山庄的顺利迁址以及明醴楼的如愿开张。再加上,这两家都是赵羡词自己的产业,只是明面上没有挂她的名,而且为了避免收益划进朝廷账户,赵羡词根本没有提也没有上报,因此几乎没人知道这些细节。

只是赵羡词有皇商之名,借此给了两家不少便利,打通许多关节,才让它们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这十多年,赵小姐人虽然不在南省,却并没有和这里的故交断了联系。

只是生意越做越大,她又要低调做人,便不方便事事亲临指导,索性放手给了晚晴和守青,自己和秦牧云专心远航,竟也渐渐在海上打出了名头,尤其海花号航船已经变成海花一号到海花九号,甚至发展出了水云系列、明理系列等等,再加上秦小姐日渐的武艺更精,与梁春联手培养出来的水手就更是身手了得,海上难遇敌手,打出名气并不稀奇。

何况秦小姐背后不仅有个丞相爹,还有个厉害的莫仲和莫灵来凑热闹,做了不少机关毒药,弥补了器械武器的不足,以至于南润船行不过短短十年功夫,已经成为南海郡首屈一指的大船行。

莫仲是对海上好奇,才做了南润船行的器械大师。至于莫灵,是跟着秦夫人来看望小夫妻的。秦夫人虽然对她二人婚事有微词,但既然成了海花娘,又是皇上赐号,也算一份荣耀。何况,秦夫人心思也懒了,跟莫灵待了许多年,越发觉得相夫教子无趣的很,倒不如向莫灵学草药医病救人来的有趣,因此对女儿和女婿所谓假凤虚凰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只是可怜秦大人,夫人沉迷草药医理不愿回家,他偏又被提拔成了丞相,竟至于三五年间分隔两地,竟似劳燕分飞一般。好在五年后,夫人终于回京与他团圆,把秦大人激动地热泪盈眶,一大把年纪的人竟然像个热恋中的少年一般,下朝就急急往家跑,缠在夫人身边,不惜为夫人打下手。

是的,打下手。

秦夫人回京后,就开了个医馆,免费帮穷人看病,渐渐成了百姓心中的活菩萨,因不再闷居家中,日日倒也安在。秦大人为了讨夫人欢心,甚至为了让夫人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一点,堂堂一朝丞相,下了朝就往医馆里蹿,明明是个文臣,却捋起了袖子,帮夫人做些体力活。

夫妻俩如此这般,原不合时宜,但他们恩爱情浓,又备受尊崇,因为渐渐成了美谈佳话。

皇上听闻此事,特地下令太医院筹建了义馆,并分拨银钱给秦夫人,一起为穷苦人家免费治病。百姓们无不对皇上感恩戴德,以为百年难遇如此仁慈明君。

于是乎,哪怕女儿不在身边,秦大人和夫人的小日子也过得热火朝天滋味十足,便也不大管她们。

徒留秦小姐一人在外,时常思念双亲,奈何数次欲回京相聚,都因漂在海上未能如愿。赵羡词觉察出她的心意,此后便每逢年关前后两三个月就不再出海,这才得以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