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文书狠狠摔在我的面前。
“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
文书上是一幅大大的地图,和我亲自绘制的没有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东北角多出了一个大大的葫芦口。旁边还用毛笔字写着:“切记当心”。
“切记当心”四个字是我的笔迹。谁模仿的,谁能看到我写的字?
“这份文书是在北镇张仪的桌案上找到的,你老实交代,还能少受点苦。”呵,似乎还挺为我着想。多么拙劣的裁脏陷害。
“北通河收工的时候是长公主和张大人一起去监工的,为什么长公主完全不知晓呢?长公主难道没有责任吗?”难道是刘月华想弄我?不对,那也不至于暗中允许这样的工程存在。更何况,她没这心机。
“放肆!这件事自然是你和张仪沆瀣一气,瞒着公主做的。竟然还妄想把脏水泼到公主身上,罪加一等!”
哦,原来刘月华这样为自己开脱了。估计这就是她在皇帝面前为自己无能找的借口。
“阳缕,你和张仪暗中私信,在建造北通河的时候欺上瞒下建造这个大水库,就是为了联合北羌,等到水淹四镇,北羌便可趁乱南下,占我大兴土地!你不仅卖国而且欺君,还不承认!”
看慎刑司给的证据确凿,我这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可是皇帝……她,也不信我吗?心中钝痛。
张仪大人不知所踪,被他们造谣说是早已偷偷投奔北羌去了。可是,我从未给张仪寄过这份文书,张仪他一定是被陷害我的贼人绑起来了。如果能够找到张仪,说不定这件事还有转机。
问题是,他在哪儿,或者说,他还活着吗?
怪不得皇帝怒气冲天。如此嚣张的举动,是对皇权的挑衅。可如若皇帝信了张仪是投奔北羌而去,事情就不好办了。
脑中乱糟糟,许多念头不停闪出,捋不清头绪。这件事还是有荒谬的地方。
我和张仪,一个正三品,一个正二品,在大兴朝堂如鱼得水,为何想不通要卖国奔羌呢?怎么看也不像正常人干得出的事情。
皇帝,皇帝!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怀疑我,亲自问就是了,为何要这般折磨我……太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