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无题

他们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忧,搬出来怎么生活!在山里,至少能种地啥的。

诚鑫也没想改变这些老人的思想,只要他们活着高高兴兴的,那就不关自己什么事了。

虽然感觉被老支书坑了两笔小钱钱,不过也是她自愿的。

还有一些问题,为什么就两座山,就算镇里没钱打隧道,这么多年,村里就没有想着自己组织人手?

然后像愚公移山那样,一点一点的往外挖,终有一天,他们能挖出一条通往外界的隧道出来的。

呵呵,原来不挖,那是因为这是保护村里的一条屏障。

后来不挖,那是因为挖不动,政策什么的好了,村里也想过挖一条隧道通往山外。

不过组织好人手,挖了一个月,村里也就放弃了。

尼玛,这两座山,全是花岗岩,全靠人工挖,挖了一个月也没有挖两米,所以就放弃了。

两座山,直线距离也有四五公里,那得挖到何年何月,完全看不到希望。

毕竟,那年月能干这种活的,都是家里的壮劳力。

到现在,就是用隧道掘进机来挖,一天可能也就几米,所以也没办法。

可能愚公移山,他挖的那座山,山地硬度没有这么厉害吧,有可能是风化石。

要不然给他好几代,把锤子都锤坏几百把,他也移不走。

这也是为什么,这都新世纪了,外面旅游业也发达了,但是缺没有开发商来开发村里。

毕竟这里风景好,空气也好,很多城里人喜欢这种调调。

你想想,光是挖掘隧道,这成本就要好几个亿。

而且不光是这些,村里人也不愿意交出土地,湖边倒是随便。

所以投入这么多钱,也开发不了什么,也就没人出钱来开发旅游什么了。

毕竟在广大的领土内,好的地方也不少。

何必花那么多钱,来开发这个不确定能挣多少钱的山村?钱多了烧得慌?

在这种都抱着一种思想的村里,镇里也不好用强的。

你不可能为了开发旅游,弄死一大堆村民吧?

反正也有工业区,老实经营,政绩也够了,何必来啃这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所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在一起,才有了诚鑫老家这个,离城区也就五十来公里,风景好,但是又没有被开发的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