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陈十一就是照顾莫颐,用轮椅推着莫颐出去散步。指点郡王府的工匠造连弩和袖箭。找工匠修葺扩建莫家和萧家的房子,打造两家水井。修莫家祠堂,建公共水井。一时之间,陈十一成了杏花村人人称赞的好儿郎。
陈十一抽空,把二石弓还给莫津声,没想到莫津声不接,居然还把二石弓送给了她。想来,莫津声是真的认可她成为了杏花村的一员。
有空的时候,陈十一会拿着二石弓和莫大山莫二柱父子俩一起上山打猎,若是运气好,所获猎物多,陈十一会将猎物都分给乡亲们。于是,陈十一渐渐成为了杏花村人缘最好最受欢迎的有为青年。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童生考试成绩出来了,萧槿虞考上了童生,可以去县里的官学读书了。
陈十一拎着一只野兔去了萧家,在萧家吃了中餐后,说道:“槿虞考上了童生,要去县里读书,刚好咱们两家都在修葺扩建房子,干脆我们一起搬去县城的房子里住。县城的房子三进三出,够大,郡主也已经派人把宅子都打扫干净了,还派了几个下人给我,到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我和槿依也不用两边跑来跑去。父亲觉得如何?当然,如果父亲舍不得杏花村,反正咱家也有马车,很快就可以从县城回来的。”
萧载道点头,说道:“为父没有意见,你爷爷那边呢?”
“爷爷奶奶都同意了。”
“那一切就按十一说的办。”
选好黄道吉日,萧家和莫家就开始搬家了,在杏花村村民的帮助下,一天之内,两家都搬到了县城的房子里。
陈十一在县城的宅院里,摆了三天的流水席答谢乡亲,郡王府的总管也来见礼,自此,杏花村的人都知道陈十一是郡王府看重的人才,她也成了杏花村的乡绅地主之一。
连续分开了二十多天,萧槿依以为搬到了县城,她就终于可以和陈十一不分开了,哪知道陈十一好像在躲着她,一天不是往郡王府跑,就是回杏花村监督工程,或者去视察田地,每天忙的不见个人影,回到家洗完澡倒头就睡,这让萧槿依总是不自觉的多想,陈十一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这天晚上,陈十一从郡王府回来,萧槿依道:“十一,怎么这么晚,才从郡王府回来?”
“郡主已经招到了商队护卫队队长,再过一个月就要重新整队出发去遏罗,需要配备大量的连弩和袖箭,所以我只能天天加班呐。”陈十一伸了个懒腰道。
萧槿依上前,替陈十一按摩着肩膀道:“十一,虽然我们日子越过越好,可是每天看着你这么辛苦,我又怀念当初在杏花村我们一起做饭钓鱼下棋养花种树的日子。”
陈十一也很怀念,说道:“我已经预支了郡王府五个月的酬劳,等我忙完这五个月,我就辞职,咱们一起回杏花村做地主去。”
萧槿依开心道:“十一,你说的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