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崔景行让自己镇定下来,这妖妃应该不知道自己偷听的事情。他听到小皇帝的话后,心里自然不愿意,这小皇帝也太胡闹了,当年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才心生畏惧,不再过分放肆,可如今如果史书没了史书的底线,那还怎么镇住那些奸佞小人?

苏狐垂眸,眼中蓄出来一层水汽,低声抽噎道:“陛下,若崔大人不愿便算了,不要寒了忠臣义士的心。”

小皇帝闻言脸立刻冷了,“他算什么忠臣,不过是”慕狗跟前的一条走狗。

“崔景行,你当真不肯写?”小皇帝语气里的怒意压也压不住。

崔景行抿紧嘴唇,“请陛下三思。”

“好,好,好!既然你不肯写,那就再也不必写了!”小皇帝也是气疯了,他平日里被慕疏风压着,如今连慕疏风的走狗都敢爬到他的头上来,“来人,把这个逆臣的手砍了!”

崔景行的心猛地跳了跳,脸色刷地白了,他嘴唇动了动想要辩解,可最后只是不甘地闭上眼睛,心中闪过万般思绪。

皇帝在没什么用也是君,崔景行大可答应下来,虚与委蛇保全自己。可他终究什么也没有答应,一步退步步退,普通百姓可以为了保全自己退一步开阔天空,可史官若是退一步便置青史万劫不复。

史书不仅仅是一个记录着前事的载体,它更主要的作用就是警戒今人、警示后人。如果史册可以随意修改,随意增添,不管什么人都能被写进青史里,那么史书就没有史书的意义了,天底下的奸佞小人也就彻底没了羞耻心,届时必定会天下大乱,君将不君,臣将不臣,弑君改朝之事必定屡禁不止,甚至这动乱会延续数十年,直到青史被拨乱反正,就像是春秋之时。

所以崔景行不能退,他退一步,损失的是整个青史的威信,更会成为青史崩坏的开端。崔景行撩起衣摆,跪在地上,颤声道:“请陛下三思。”

小皇帝猛地起身,一挥袖桌子上的砚台被他打翻,随手抓起毛笔往崔景行的身上砸,“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