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铎决定集思广益,集中空气动力学部门和能源部门的研究员们联合理论物理部的人员一起讨论,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所有人一起研讨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敲定一个切实的办法,眼看最关键的问题毫无推进,连钟鸣远都耗不住了,忍不住跑到文震铎那里催。
文震铎更是忙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是总工程师,核心舱气密性实验需要他签字检视,参与工程调度,实验舱外架太阳能板的解体机制等着他综合研究,新研发出来的复合壳层材料通过了高压检测,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得由他来指示,货运舱和节点舱那边的真空对接也是一团乱糟糟的事……
白天,文震铎得检查各个部门正在进行的工程建造,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合理配给资源,晚上,还要马不停蹄的召开研讨会继续研究中子源的问题,等散会了,他又会回到办公室处理一些文件,或者再独自思考一阵子。
谁都没见他怎么休息过,六十岁的人了,精力还旺盛的像年轻人一样,思维从没乱过,讲话有条不紊,不管多么繁琐的实验,很多小技术员都绕不清楚,他都能一条不落的如数家珍。
科学家是普遍精力充沛,可也没这么充沛的呀,于是,同事们都敬文总工真是个“铁人”。
好在虽然在科研上中子源的问题没有进展,但几个月下来,其他技术难度不大的工程量都已经按部就班的完成。
按照钟鸣远的意思,这个阶段可以开一次总结大会,文震铎也觉得有必要对这两年多的进展做一个梳理,两人说定了,召集基地全员参加,可能还会从京城来一些重要的人物。
开会的前一天,时学谦见文震铎办公室的灯深夜还亮着,忍不住朝门口望了望,“文教授,还在忙呢?”
“嗯嗯,把手头这点弄完。”文震铎抬头朝她笑了笑。
时学谦给他倒了杯水,坐下来,“老师,您还是要注意休息,基地也不止您一个,整天耗怎么能行……”
文震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好了,你们天天说,我耳朵都出茧子了,你不懂,好些事不细致不行……”
他转了转脖颈缓了缓,起身走了两步,一边说:“刚刚搞完风洞试验,各个测试都得趁热打铁赶紧弄,要是一松劲,下一步又不知道怎么样了。”
说道风洞试验,时学谦也很关心,“试验怎么样啊?昨天我手头研究没结束,没能跟着去,正想问呢。”
所谓风洞试验,就是把已经制造好的空间站舱室拿到一个巨型风洞里去,接受强高压的风吹,用来模拟日后发射上天的时候大气层对空间站的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