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学谦提前去选定的接生医院一体化病房和产后月子中心考察了一遍,想让乔樟现在就住进去,确保万无一失,乔樟可不愿意,还说什么怀时昀的时候,她都是临产前一个月才彻底休息的,何况现在这么忙。
乔樟今年确实很忙,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电子产业的回暖,有关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最先蓬勃发展起来,业务量级呈指数型拓展,w&h又一次被《时代金融》预估为最有潜力的企业之一。
但这些还不是乔樟最忙的,最忙的是她对这个自己亲手创造的集团下一步的规划。差不多也就是从今年起,乔樟开始对w&h旗下的某个子公司进行改制,改为引入国有股份占一定比例,且往后比例将连年增加,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子公司及总部。
这种改制当然会对企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不是一点点的影响。首先,国有股份的增加会带来一定的地方政策倾斜,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和结构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丰富和交换,对w&h的发展大有裨益,其次,,企业的性质也会随着国有股份的引进发生变化,那就是待到国有股份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之后,被引入股份的子公司将最终转型成国有企业。
w&h内部的管理层也或多或少从乔樟的这一决议方针下嗅到了一丝风向,但谁都没有过分惊讶,因为,现在但凡是个有点脑筋的人类都看得出,人工智能行业势必会成为国民生活中基石一般的存在。而这样基石性质的企业,怎么可能一直保持是民营企业的状态呢。
从宏观经济学来看,w&h这一步步的引入国有控股的过程,其实也是将私营企业的生产资料逐步归还给国家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势必会发生的,区别只在于主动还是被动。乔樟向来是选择主动的,无论什么事,主动总好过被动。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体量的时候,过分的私有化会致使太多的恶性竞争和垄断,这很容易导致社会经济的巨大波动,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过分的国有化也会导致经济缺乏灵活性,企业僵化。因此,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跟随企业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股份改变的。w&h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也该寻求与国有化的融合交接了。
这是一个大工程。
时学谦和乔樟平常在家都不怎么说工作上的事,一来她们对对方的领域都不太懂,二来两人如果各自已经在外面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休息时还提工作,那未免太无趣。
只是这一次,乔樟过分忙碌了,时学谦陪她熬到大年二十九才算能暂时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