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源城在两山之间,城内有一条通贯南北的大渠,河上往来船只密集,境外的船商走水路供应货品,码头不时有拉货的马车穿梭。

因为要看病,为求方便,易笙选了一家城内的客栈。待一应落妥,他问小二要了几个有名气的大夫住址,稍晚些亲自去请人来。

车夫把马牵去喂草,见易笙在大堂与小二说话,等了一会儿,上前道:“公子,咱出发前结的账是五日的,今天是第六日了,您看是不是把后面五天的钱先给小的?”

五天的雇费不多,一天十文,五天五十文,可说是很便宜了。易笙点点头,道了声“抱歉”,打开钱袋拣出一块碎银子,找小二换成了铜板,数了五十枚递给车夫,道:“赶路辛苦,原该多给你一些。只是我身上银钱不多,还得留作看病用,见谅了。”

车夫憨笑着朝他摆摆手:“公子不用客气,我也是看你和那位公子吃穿用度都节省,不是乱花钱的人。咱们出发前说好的价,不用多给,小的心里清楚。”

易笙嘱咐小二准备饭菜,一会儿好了就送去楼上。他这会儿不饿,不如趁时间将大夫们请来,也早点给蜀孑把上脉。

小二伺候饭菜,风风火火上了楼,敲敲门,里面没人应声。他一时诧异,这才刚到晌午点,客官这么快就午睡了?

眼瞅着饭菜不能凉,小二抱着得罪人的心态,又叫了两声门,终于里头有了动静,却是一声低弱的“门没锁,自己进来”。

小二“哎”了一声,推开门,见那个之前进他们店时就觉得古古怪怪的客人正打着赤膊,披散着头发,盘腿坐在地上念咒。

那模样应该是念咒吧?

跟庙里供奉的菩萨像一样,双腿交叠,垂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

小二看得乐呵,走过去放下菜碗,一脸好奇地瞅了两眼,问:“客官念经呐?”

蜀孑当然不是念经,他在吐息调气,看看自己的仙力有无恢复。顺道以意念寻找孔暄,不知他那头现在情况如何。

蜀孑见是小二送饭进来,问:“我朋友呢,他怎么下了楼就没回来?”

“噢,易公子啊,他寻大夫去了。”小二殷勤地给蜀孑布置碗筷:“刚才易公子问我咱们源城有哪些出名的大夫,一个两个全给他报上数,这会儿等不及去寻了。哎,客官您二位是谁不舒服啊?”

蜀孑没想到易笙这么着急去给他找大夫,心里倏地甜了一下,又很快被心疼取代。他扶着椅子站起身,吩咐小二打盆热水来,自己发了会儿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