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不过遗憾的是,我家大人不收门客。”
于昊顿时觉得自己空欢喜了一场。
——那你为甚要让我进来?就为了羞辱我?
“浩然兄不必多礼。”
“是。”于昊弯了下腰后放下手,直起身。
“不过我可以收下你,不知浩然兄意欲何为?”
于昊抬头看他,道:“公子可看过敝人手笔?”
于昊不认为他收留自己是有什么正儿八经的目的。
“看了。”
“如何?”
花千树直言:“难以及第。”
于昊如受五雷轰顶。
“依我拙见,文章虽用词谦逊,但藏在其下的咄咄之意显而易见,若是拿这样的文章参与科举,怕会惹得考官不愉快。”
确实,这是于昊回忆着会试的行文复写的,也确实让他落榜了。
“此中话道,贫者,富者皆求上,然贫者俞穷,富者俞富。富者之富取于贫者,贫者之穷乃于富者。富者虽富,不愿施其财;贫者虽勤,子孙之命无法改。浩然言以为要改善下层百姓的生活,须逐渐缩小穷富人之间的差距,并给出了不少不错的提议。然,你所言多从下层望上望,无法跳脱平民的思维,此虽可见你为民之心,而视角太低,使视野也小了。
“富者非一日之富,贫者亦非百代穷。子孙的富足是先祖创业,再由几代巩固,若不善经营,可毁于一旦。贫富有别才使人勤。你说富人压榨贫民,某些富人确实如此,但如若官府清廉正派,必然不会视百姓的哀嚎于不顾——品行的问题与财富无关。但若强求富人分享财富,那贫民坐着即可,何必勤作?九州有何来秩序?到时富人更不愿分出所有,穷人失去钱财和口粮,依然最先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