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裴烨闻声,非常尽职的走过去,他拿起晏江引递过来的奏折,一目十行的看完,却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封奏折是南疆部落首领达奚烈,经过镇守南疆的官员递上来的,里面还夹带着一份文书,说是南疆不日将会派遣使臣来访大晏,恭贺新皇登基。

这南疆数年前被裴烨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打回老巢,当时与大晏签订了条约,从此对大晏朝俯首称臣,年年上贡,成为大晏的附属国,而他们这些年来也一直还算老实本分,没再做出侵犯骚扰我大晏边境的事情,只是即便如此,可不代表他们内心也充满诚意吧!

此时不年不节、又秋收未至,突然携带大量礼品前来道贺,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太傅,这事你怎么看?”晏江引问道。

裴烨收回思绪,肃容道:“南疆人狡诈多变,又甚是聪敏,我们派去探查情况的人并未得到具体的消息,但是可想而知,这事情必然不简单。”

晏江引点了点头:“朕与太傅所想无差,既如此,朕便让人着手去办,就让那些南疆人见识见识我大晏国威。”他说着飞快落笔,行云流水一般的在奏折上做下了朱红的批注。

“不过一群外族蛮人,手下败将,还需做什么准备,”裴烨看到折子上字体隽美而不羁的文字,突然开口这么说,然后又接上一句,“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届时见机行事便好,陛下不必如此。”

晏江引握在手中的毛毫一抖,在奏折上斜斜的拉出了一道污迹,他抬头诧异的看向裴烨,却见对方仍旧一副平静如水的模样,仿佛方才那冰冷而有些刻薄的话,不是从这人口中道出。

裴烨性子淡漠寡言,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他会说出口的,晏江引一时没明白他话中的意思,想了想,以为裴烨是对南疆人当初重伤裴毅一事仍旧心怀芥蒂,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裴烨观他表情便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解释道:“南疆虽然当年败给了大晏军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再翻身的机会,臣观南疆这几年的动向,想必是打算韬光养晦,他们既然韬光养晦,我们也没必要急着将大晏的国力展现出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越是表现的漫不经心,他们才越发不敢轻举妄动,不是么?”

“还是太傅考虑的周到。”晏江引恍然大悟,将那折子单独放到一边,然后又抬手拿起另一本册子。

其实有裴烨在旁边,晏江引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可是他又不想让裴烨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无心国事什么的,只好看一会儿奏折,又借着探讨问题与裴烨说上几句话。

除去最初入东宫任职的那段日子,裴烨对晏江引一直非常的有耐心,不管晏江引问任何问题,他都能或多或少的回上一段,甚至时有引经据典。

不知不觉近两个时辰就这么过去,桌上的奏折却还有一大半没批完,晏江引有裴烨陪着,倒没觉得无聊,只是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看,双眼有些酸涩。

裴烨看见他抬手揉眼睛的小动作,忍不住开口道:“陛下歇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