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徐恒眨了眨眼,会意后说:“这事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下官在上奏的折子里也提了。”他拿水润了润嗓,才又重新讲起:“几月前有一高人前来下官府里做客,劝言下官为防开春水涨,做些应对的措施。下官听他说得句句在理,便斗胆上奏请命。”

“将军,您别说。工匠们还连夜挖了几道沟渠,最后一锹下去正巧大水就下来了。”徐恒说着眼眸亮堂起来,似乎对自己曾经的决断极为高兴。

姬慕清的情绪倒是没有随他一同高涨,而是不疾不徐地抿了一口茶水,说:“据说徐大人极力推荐那位高人,不妨现下便请来,本将军替太子殿下探探虚实。”随后他又朝向萧北辰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昨夜姬慕清是说要请教一番,萧北辰挑了挑眉,颔首道:“劳烦姬将军了。”

徐恒的确是有心引荐,他见萧北辰也无异议,便欣然叫手下去请人过来。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便一直大力夸赞着自己慧眼识得的高人。待人真到了,他又不免紧张起来。

“太子殿下、姬将军,这位便是下官所说的宋先生,宋正修。”

萧北辰抬眼去瞧,只见门外徐徐走来一儒雅清隽的中年男子,身着藏青的棉麻长衫,静如止水的深眸里是看尽浮华的豁然。猝然被贵人召见,他一步步走来竟也不卑不亢,确有尘外名士之姿。

“草民宋正修拜见太子殿下、姬大将军。”

沉稳而淡定的声音一出,姬慕清转瞬梦回前世。那时,宋正修刚入大殿议政,正好碰上赤金国来犯,他一介布衣出身的文臣,分析战局条理分明、切中要害,使得武将都另眼相看。随后两年内他的政绩大多都为丘山之功,又使得文臣赞不绝口。再后来他莫名其妙又得了萧天泽的青睐,一夜之间跃及国师之位。

前世,姬慕清常见姬怀远与他攀谈,也常听姬怀远赞叹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有博古通今的实才。只可惜他前途光明最后却依旧里通外国。

后来姬慕清回想他的所有事,越发相信也许在最开始他便已与赤金国窜通好了一切。虽然其中有些事姬慕清所设想的还不能解释,但如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他还未握有权势时便将他拿捏住。

姬慕清飘远的思绪转回后,萧北辰已同人交谈了许多,隐隐心生惜才之意:“宋先生这样博学,为何不通过科考入朝?”

宋正修颔首低眉地道:“草民年轻时过分自傲,第一次秋闱未过便一怒之下离家周游。后来遇上情劫,又浪费了多年从中走出。”

“确实可惜。”萧北辰轻叹。

徐恒瞧这交谈走势极对,便暗示道:“不过如今倒也不算太晚,凭宋先生这样的能力,即刻入朝为官,今后仕途定能顺风顺水。”

古往今来选贤任能并不局限于科举。对于徐恒的暗示,萧北辰有自己的思量。他正琢磨着是否要做些额外的考核,姬慕清突然在桌下碰了碰他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