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好嘞。”

顾余安转过头来:“将军这边请。”

不久后——

二楼围观的众人皆被遣开。顾余安关实了门窗,正襟落座在姬慕清的对面,谨慎地问:“顾某与将军当是第一次见,不知将军找顾某何事?”

前世,两人相识在王都,其后顾余安为求娶佳人才决定入仕,结果连中三元成为了状元郎。姬慕清受命为摄政王后,手下缺人,便予以提拔重用。

正常来说,姬慕清归都后不久应该就能与之再次见面,但他在马车上瞧人的短短时间里,却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如今,宋正修多半会通过宁王的举荐入仕。若无意外,随后他将用尽一切手段展现才学,其中之一便是洋洋洒洒写出了大量传世之作。

饶是不爱策论的姬慕清也曾拜读过一两篇。

这一世,姬慕清决定先下手为强。毕竟如若同时有两个人写下鸿篇,先流于民间的更引人注目。

此刻,见人不卑不亢地面对自己,姬慕清便降低身份直言来意:“姬某是来求一篇文章的。”

顾余安祖上是江南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如今虽因子嗣凋零而没落,但家风不改,各代仍有享誉江南的名士。

听罢,顾余安考虑了须臾便坦率地答应下来:“那将军要携壶酒来换,顾某得尝到顶好的酒才能文兴大发。”他平日相交的友人有时也求他做过文章,虽今日才与姬慕清相识,但他也是听过姬大将军的美谈的。

“顾兄是个爽快人,不过姬某恐怕还要命个题。”姬慕清眉峰微挑。

顾余安仍然只迟疑了一小会,便道:“将军但说无妨。”

姬慕清喝了口酒,绞尽脑汁想着前世摄政几年的殿试考题。过了良久,他才想到一个:“但说也惭愧,姬某来江南一游,发现方今州县虽都有学,却都只是取墙壁具而已,私塾少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限于世家名门。[1]”

话音刚落,顾余安就眸光一亮,赞同道:“将军所言属实,而那些白丁出身的成才之士仕途受阻返回故乡,也多做商宦而不愿教书育人。”

姬慕清眼都不眨,怅然接道:“不仅如此,如今学者之所教,也只讲说章句而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