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就换个法子,整天泡在玄字号的卷宗里,一排排的翻找线索。可惜他翻来翻去,除了那本游记,什么都没找到。

之前帮明罗搜集白玉虫线索,就是来自于游记。

他仅仅匆匆略过一遍,因着游记的署名也是个袁字,他还怀疑过和袁肃是否有关系。

作者给这本游记取名三途,在佛家地藏菩萨的传闻中,有三途河一说,此河是生与死的交界口。

若是生前罪大恶极之徒,就要留在三途承受三百年的痛苦,赎完罪孽方入轮回。

扶黎不知道,游记为何要取个不属于人间的名字,但看完整篇,他大概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游记开头是作者的自述,他以袁家后辈自称,因和长辈观念不合,心情郁结,遂将游历山川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

里面记载了许多地方的风光,奇异的草药,但注释里大多是说明对炼器有用。

扶黎猜测这位作者,是名炼器师。

最后一章的篇幅里,他用长段的论述,来说明游历的感悟,话语间老是扯到炼器上,不过他的观念,纵使是他,也觉得有些偏执。

自古以来,修仙界的炼器师,一直是香饽饽。但法器可遇不可求,重要的是讲究合适,而非最强。

不管是兵器,还是法器,好与坏,全靠使用者的心性。

每一位炼器大师,对待锻造的武器,就像自己的亲人般,细心呵护。

然而游记作者认为,兵器,本就是重在于利,武器本身得厉害,就能代表使用者的能力,若是一把武器,无法做到它的最强,那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