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予迟一愣,眸子里有一瞬闪烁,他回望着晏钧,喃喃道:“晏…晏队…”
“我一直相信你。”晏钧注视进温予迟的眸子,“好好回忆一下你所听到的歌词,我们来做分析。”
温予迟为了能够全盘回忆起刚才的歌词,决定做一个场景还原。他先关上灯,以刚才12点时醒来的姿势躺在床上,然后猛地睁眼。
漆黑的夜色和发亮的床头闹钟唤醒了温予迟记忆中沉下去的那一部分。
他从旋律开始,慢慢地唱出儿歌。晏钧则在一边记录下来。
十分钟后,晏钧的本子上已经有了一大半歌词。他起身去开了灯,然后把那页拿到温予迟面前给他看。
“这是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写的。”晏钧说,“看上去是他的孩子不见了。”
温予迟凑近了读完歌词,“嗯。最后也没说清楚到底有没有找到孩子。”他边说,边意识到了一个让他毛骨悚然的事实——歌是一个孩童的声音唱出来的。
温予迟微微侧眸看着晏钧,小声道:“晏队,这儿歌是以父亲的视角写的,但是…为什么我听到的是一个孩子在唱?”
晏钧:“一种解释是有成年人模仿着孩子的声音唱歌,但这种音色听起来就会有些不搭。”
“我听到的歌声的确有些奇怪,所以刚才是有个成年人在唱这首歌?”温予迟回想着刚才的歌声,道,“所以,就如我们刚才猜测的,这是一个父亲的独白。如果结合这个剧本的剧情来看的话,故事应该是一位父亲把自己的孩子错手送到了心怀不轨之人的手里,到头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亲手把孩子送到了恶魔的手里。这样的话就基本和剧本里的那段情节吻合了。”
他顿了顿,续道,“我先前提到过是现实在按照小说走。比如,原创作者亲历过一些不幸的事情,然后把这些经历的片段改编融入在小说当中。其实这也不需要刻意去做。本来有很多作者在行文时都难以避免地会代入亲身所历,尤其是没有很多写作经验的新手作者。对于他们而言,代入自己的经历其实是自然而然的,除非刻意地去避免。”
晏钧把温予迟拉回床上坐着,弯了弯唇角,瞧着温予迟,“知道的还不少。你不会写过小说吧?”
温予迟会看他一眼:“我没写过…只是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有研究过创作者的心理,所以了解过一些皮毛。”
晏钧轻叹了口气:“如果是像你所说,小说作者把亲身经历融入了文中,然后又被拍成了剧。那么这个小说作者就很有可能是刚才童谣声音的始作俑者,因为童谣展现的是内容和剧情有大程度重合。”
温予迟顿了顿,续道:“所以…动机会不会是这位父亲为了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