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夏与泰西诸国的某些人心中,这一次别说是定岳山以西,即使是大夏帝国拥有的整个山南半岛,乃至新都神都显得危险的原因了。
关键根本不在于能百战百胜的军神韩兴,在韩兴仅仅拥有压榨领地才能凑出的五千军队时,大夏帝国上至衮衮诸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显得不屑一顾的。
而当这位军神拥有四万的正规军事力量之时,大夏便会显得举国震动了。
也就是说,如果刘桑带来的这则消息属实,神都方面确实凑了几万大军开入定岳山以西的话,按照姜澜这方的想法,第拉那方面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便是开始不计代价地强攻,在趁这大军到达之前,便彻底地占据定岳山以西的所有土地,这样一来,即使五万大军亲至,那位伯爵大人也能依靠定岳山天险,挡住夏皇陛下的猛烈进攻。
另外一种,则是暂时性停下所有的攻击,将主力合兵一处,待时机成熟,打一场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大规模会战。
前者需要付出极为大量的伤亡,但相对比较保险,毕竟现在的西路军已经算得上时惊弓之鸟了。
而后者的风险极大,一旦会战失败满盘皆输,但是一旦胜利,甚至于是歼灭战级别的大胜利,那么接下来大夏便再难凑出这种数量的军队,到时候,定岳山这个天险便要成为大夏、而非第拉那伯国的保护伞了。
只不过,这两个选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要求将暂时性分散在各地的兵力集结,哪怕是负责戍守第拉那城的守军们。
这对于那位伯爵来说,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对姜澜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位军神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全部主力压上。毕竟一旦前方胜利,后方图兰区域就是瓮中之鳖,没有退路可言的。
那么,这样一来,即使他们有些小动作,让他们暂且扩张一下并不富庶的领地,并没有什么所谓。
正是因为姜澜这方全体上下都对韩兴的评价很高,所以绝不会把他当成计较这些东西的庸人,所以,他们才终于狠下决心,出兵第拉那城。
如今图兰区域的行政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姜澜手下的军队,如今虽然成分混杂,有曾经并不听自己差遣的派遣军、玛丽安娜训练出来的民兵部队,以及刘桑和姜仪带来的友军。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听从姜澜的指挥的。
前些日子中,姜澜进行的一番诡秘操作,成功地让第拉那联军的主力在西云镇的坚城之下锁死了将近一个月。
不管此事的来龙去脉如何,这位皇子殿下有魄力作出这种动作,并成功地守住了一向所向披靡的联军进攻,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让他个人的威望大涨。
甚至于,连远在神都的夏皇陛下对此也有所耳闻。只是战事紧张,没有来得及与他进行通话而已。
也正因如此,这一个月之后,流亡到西云镇的大夏臣民越来越多,因为姜澜这一个月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位皇子殿下并不像是西路军的土鸡瓦狗,是有能力庇护他们的。
这一个月的时间对整个大夏来说,当然也算得上弥足珍贵。
底层军人、乃至高层军官们并不是傻子,这一切他们自然都看在眼里,况且如今整个大夏都在危急存亡之际,再花费心思到以前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既显得不识大局,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于是,在足够的重视下,姜澜只在西云镇留了一千人的留守部队,剩余的,倾巢而出。
虽然第拉那城在他们的预测中,有极大的概率是空虚的,但伯爵大人确实给他们造成了足够多的威慑,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用十成十的精力,保证此次军事行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