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逝者

这方世界的华夏语种也有“浪漫主义”这个词汇?姜澜关注的点比较奇怪,“浪漫”一词在他前世,是源于法语“romance”的音译,意指“罗马式的”,也就是非现实的。而这个法语词汇的源头,则是“罗马帝国”。

但这方世界从来没有什么罗马帝国,那么在这方世界的华夏语中也有类似的词汇,其词义还与前世相差无几,这本就是一件充满了违和感的事情。

不过......

姜澜在这种时候倒是无意去追究这足以令人产生好奇心的插曲了。

“杜卡斯先生是说,假说么?”姜澜直视着老人说道。

老人似乎并未预料到这位皇子殿下的关注点在如此奇怪的地方,稍稍地顿了一下:“没错,对于我们未经过观测的未来,到底是注定的,还是非注定的,所有占星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不过,在我的同行之中,还是持‘未来是必然确定、不随人力而改变的人’居多。”

姜澜默然,他很能理解这种想法,一个能够观测到确切未来、并且这观测到的现象又在几日、几月乃至几年后确切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之时,不管再如何不信之人,恐怕也会在一瞬间叛变到宿命论者的方向。

相反,这所谓的“第二种假说”,即占星师的观测举动会影响到未来,导致被观测到的部分未来被固定,而其他地方依然混沌不清的说法,姜澜有种对最先提出这种假说的占星师五体投地的感觉。

因为在姜澜前世,直到物理学发展到微观领域之后,才出现类似的学说,即“观察者效应”和“量子塌缩理论”。

作为一个寻常的大学生,姜澜前世的大学物理只是在挂科线上徘徊,他只是听说过这两者,而并没有深入了解过,并不知道他自己的理解和这两种理论的真实描述有着多大的出入。

但不论如何,占星术能够观测到未来——哪怕只是有限而似乎又有着巨大限制的未来,这都足以耸人听闻了。

当然,在与这位大占星家洽谈之后,他也总算有些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