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推论

偏偏高峰是个从乡野中走出来的,并不懂一些弯弯绕绕的东西,直球打击反而更能让姜澜有一种羞惭的感觉。

“这么说来,要么是新吕底亚王国这个政治实体已经没有太大的外患,要么就是玛丽安娜如今已经拥有了足够庞大的军队,乃至有余力把军队用到这种无关紧要的地方上去。”姜澜思考着,“更何况,这两种可能同时存在的几率,也并不是不存在......”

如今玛丽安娜的势力很明显已经没有了外患:西部是姜澜的管辖地,他可不会吃饱了撑的主动出击袭扰玛丽安娜的边界;东部是大夏帝国的核心领土,而两者不久前才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北方的阿瓦尔王国,已经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中被夏皇打击得国力大损,即使对玛丽安娜有所敌视,也组织不起像样的军事行动。

但这不过是表象而已。

所谓互不侵犯条约,姜澜并不知道玛丽安娜做了什么程度的让步,但是这种条约本就是没什么约束效用的东西,根据姜澜的判断,也只是因为大夏帝国在东南方向的战事吃紧才与玛丽安娜签订了这种条约。

一旦大夏缓过劲来,这种互不侵犯条约也明显是需要双方的实力支撑的,虽然现在大夏在定岳关以西的领土尽失,要真正将这些土地夺回,需要耗费上极大的代价,但姜澜可不相信,自己那位被冠以“征服者”名号的便宜老爹,会甘心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早年征服整个山南半岛,但晚年昏聩,丢失了其中一半”之类的话。

而她的内部也应该是不稳的,神圣殿堂援军走后,按姜澜的想法,联军内部的势力原本的平衡会逐渐失衡,作为外来人的瓦伦西亚援军话语权会更大,他们与玛丽安娜之间虽然一时半会是实际上的盟友,但他们的状态很快就会走向天然的对立

换言之,玛丽安娜虽然看起来一时间安全无虞,但很明显内部、外部都有非常不稳定的因素,这种情况下居然把有着作战经验的部队分散开去各地维持治安,姜澜能给出的解释,只有两种。

首先,这两种解释的大前提是,玛丽安娜对于被征服地区的秩序显得极为看重,才会花费正规军的兵力去大力维持治安,至少肯定的是,她对新近征服的土地,并没有如她的父亲一般,在征服之后,留下一些本土的吕底亚望族代管了事,她似乎是想要真正地掌控这方地区。

而在大前提定下的基础上,姜澜能给出两个可能的假设。

其一,就是玛丽安娜是个彻头彻尾的蠢材,她舍本逐末,放弃了政权内部的主导权,而将自己能控制的军力分散开来,只为了所谓的“长远考虑”。

其二,便是玛丽安娜如今真的有了余力,即使这么多兵力分出,她依然有稳定住内部局势与在关键关隘布防的能力。

出于对玛丽安娜的了解,姜澜第一时间否决了第一种可能。

那么,就还剩下......

姜澜此刻心中一动,对高峰问道:“高峰统领,我记得您前段时间经常和罗伏将军一起对玛丽安娜小姐与神圣殿堂援军的战争过程进行过研究?”

“殿下忽然说起这些,是有什么想法么?”高峰疑惑问道。

“并不是......我只是想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姜澜偏头想了想,“那次神圣殿堂六千军队被全歼的时候,玛丽安娜小姐一方的主力,是什么构成的?”

“构成?您指的是......”高峰依然很小心地问道。

“我是说。”姜澜气息变得有些缓慢,“那支军队中瓦伦西亚援军,占了多少的比例?”

“如果刘枫都统提供的情报无误的话,玛丽安娜小姐一方参战的总兵力是两万,在这其中我并没有听说有瓦伦西亚援军参与。”

“果然......”

高峰并没有特别的惊讶。

姜澜作为一个领导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而是在很多方面都完全放权给了专业人士——即使军事上也不例外。

当然,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姜澜对这方面的东西近乎处于完全不明白的程度,对于这个所知不多也属于正常之事。

“殿下有什么发现么?”

“玛丽安娜小姐,扩军过了?”姜澜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