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宫里侍卫重新抬了一口新棺过来,同皇上一同去了皇陵,而真正的翁后遗体,则又被抬回了仁慧宫,夜半之时,翁昱带人来抬回了翁家祖地。
玄康与翁后的后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让文武百官提上日程的便是新皇登基。
礼部已经看好了日子,说七日后是良辰吉日,可举行登基大典。但因玄康刚去世,萧冷没什么心情在宫里立马举行大的庆典活动,便要求礼部将登基大典延到了下月。礼部说下月初八也是良辰吉日,便听了萧冷的安排。虽然现在大启急需新帝登基,但文武百官能理解太子的心情,况且新帝登基需要做各种准备,下月也好。
玄康走后萧冷整个人变得更冷漠了,每日不分昼夜的处理政务,除了上早朝,便是将自己关在永恒宫,不停的批阅奏折,将相关官员叫来宫里议事。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每天不停歇。尤其萧炎和沈佳恒的案子,他几乎时时掌握着进程,关注着大理寺操办案情。
近日众官员被他宫里宫外折腾的不轻,太子勤政对大家来说是好事,但同时大家也担心太子的身体。整日这样过度操劳,能不能吃得消?
有人曾劝萧冷注意休息,均被他冷声斥责。现在在他眼里好似除了大启、江山、朝政再无其它。
李公公每日伺候在他身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是玄康的忠仆,现在玄康去了,自然他便成了萧冷的忠仆。守在萧冷身边,替先皇完成心愿。
萧冷批了一天的奏折,没吃任何东西。李公公让人将御膳房准备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端在萧冷旁边,萧冷连看都不看一眼。
李公公劝了半天萧冷都不搭理他。最后李公公没办法,只得一遍遍摇头叹息。
人的身体都是有限的,像太子这样只知道操劳不休息,怎能受得住?再这样下去,他真不知道太子还能熬几时?
而萧冷到底怎么想的?此刻他根本没有任何想法。除了不停的处理朝政,让自己忙起来,他根本不知道闲下来日子该怎么继续下去。
以前除了报仇,他便想夺得大位证明给他父皇看,让他父皇后悔当初所为。可现如今父皇莫名其妙的去了,直到最后他也没从父皇那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大仇得报,他在乎的人却均不在了,除了用忙碌来麻痹自己,萧冷不知道该怎么在这宫里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