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她吸了吸鼻子,把照片妥善地放回书包里。
两人接着走,行到蓉城的宏济桥,穿过这座桥便能回到家附近。
夜里的蓉城还是繁华依旧,尽管时间已经算晚了,宏济桥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道路上依旧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桥下淌着蓉城的南河,水面有风微动,带起阵阵凉意,宏济桥的不远处横着另一座桥,是蓉城的名胜古迹之一,自元代就有的廊桥。
现在的廊桥上除了有飞檐翘角,曲栏回廊,还布满了阑珊的灯火,一到夜晚就全亮了起来,照得整个河面都泛着粼粼的光。
两桥交相辉映,为这座城添上了独一无二的浓墨重彩。
李琦璿看着不远处灯火阑珊的廊桥,问道:“那张照片是在哪拍的?蓉城有这样的地方吗?”
陈星茗跟着她一起看向廊桥,回道:“不是在蓉城拍的,是我之前在加拿大的时候拍的。”
“原来是加拿大啊。”李琦璿仰着头看他,“果然不是蓉城的景色。”
她就说怎么那么像国外才有的风景,虽然建筑可以模仿,但那独特的欧
式田园气息在这里很难见到。
上次那张照片只拍了银杏和猫,这次又只有建筑,唯独没有人。
而她听说拍立得这种相机最适合用来拍人像。
于是她小声嘟囔:“你为什么只拍景物,不拍你自己?”
陈星茗闻言一怔,垂着眼看了她片刻,轻声感叹道:“这个问题问得好。当然是因为自己一个人是没法拍呀。”
“怎么不可以?你这样举着不就行了。”李琦璿抬起手比划了一下。
陈星茗双手插兜,淡淡地说道:“这样举着不好调光。”
李琦璿一脸懵地看着他,不是很懂这是什么意思。
陈星茗见状,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冲她抬了抬下巴说道:“要不你现在来试试拍一张?”
“什么意思?现在拍?”李琦璿有些惊讶,“你现在带了相机?”
“嗯,来嘛来嘛。”陈星茗很干脆地从包里取出了相机。
跟上次乳白色的那个不一样,这次是一个棕色的拍立得。
“你到底有多少拍立得?”李琦璿好奇地探过头去问道。
他扫了她一眼,摆弄相机,漫不经心地随口说:“拍立得的话,有四个吧。”
这句话信息量贼大。
看来拥有的相机还不止拍立得。
而且谁去补课还会随身携带相机的?
“可怕。”李琦璿感叹了一句,“你喜欢摄影?”
陈星茗点了点头:“业余爱好。”
李琦璿哦了一声,倒也不惊奇。
他们这个年纪,谁没点儿小爱好啊?人又不是只会读书学习的机器。只是每个人喜欢的东西虽然不尽相同,却很少有人会喜欢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