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凤经过苏父这么一哄,心情好了很多,“我闺女当然孝顺我了。”
“三凤,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无非是担心粮食不够吃,所以老想省着点,但是首先人要先活着,才能考虑后面的事情,我战友写信来说,南方已经有好几条村子,有很多人家里的粮食都被抢了,现在饥荒才刚刚开始,我相信后面饥荒拖得时间越长局面会越来越乱,这些日子以来,我看着晚晚一天比一天懂事,我相信她不是那种心里没数的人,大哥都说了,晚晚现在做事越来越有分寸,连上面的领导都对晚晚有好感,孩子大了,我们就要学会放手,做他们背后的依靠,默默支持他们就好,你说是不是。”
王三凤其实心里已经想开了,但是又不好意思承认,嘴硬道:“我就是怕晚晚会受到伤害。”
“哪里会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她现在会受伤好在过我们以后不在的日子受伤好,到时候我们看不见,也不能为她做主,那不是更糟。”
“你说的我都懂,可是晚晚是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才生下的女儿,我只要一想到她会被伤害就心疼得不行。”
“俗话有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为人父母就是这样,可是,我们也要给孩子长大的空间,不能什么都替她做主,那样对她也不好,三凤,晚晚长大了,你该学会放手了,你没看到我们大队最近搞得有声有色,听大哥说,都是晚晚出的主意,你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晚晚她成长的很好,现在大队的人提起晚晚,语气都是赞赏,难道你不为晚晚感到骄傲吗?”
王三凤心想,我当然骄傲了,闺女养得这么好,还不都是她的功劳,男人能知道什么,从来都不管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养儿育女都是她一个人操心的,也幸亏我闺女懂事,懂得心疼她,其他人还说她这样宠女儿会把女儿宠坏,现在看看,谁不夸她养了个好女儿。
“时间不早了,早点睡吧!”说完,王三凤刚想躺下,就听见苏父说话。
“三凤,你还记得刘红兵吗?”
“刘红兵那不是你以前团长的儿子吗?他怎么了?”
“前段时间聚会听战友说起,他长大后去当兵,不过前两年因为受伤退伍了,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拒绝了组织的安排,回老家种田了,现在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
王三凤沉默了一会,说道:“我记得那孩子,是个懂事知礼的,当年你们团长牺牲了,你给他寄了五十块,那孩子回礼寄了挺多他们老家的特产,还特地写信来感谢。”
苏父一想到当年的事情,心情瞬间就低落下来,“三凤,你是知道的,在战场上,刘团长救过我的命,现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不能视而不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大人能熬,但是红兵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怕是不行。”
“说吧,你想做什么?”
“三凤,这件事就算你不赞同,但是我还是要做,我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想给红兵寄五十斤地瓜,两袋奶粉。”
“不要全部寄地瓜,寄三十斤玉米粒、三十斤地瓜,五斤大米,家里还剩四包奶粉,全部寄过去吧!”
“三凤,你不反对?”苏父惊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