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看我处在什么位置了呗。”张秋惜也摊了摊手,接着说道:“如果我还是知心姐姐,这时候同样还是会更之前一样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还真是自私呢。”杨婕下了一个定论。

《我问佛》这首假名于仓央嘉措的诗张秋惜早就抄了过来,并且在杂志上登载过,不止是杨婕她们,就连台下的观众也很熟悉。这时候拿来用,其实也有点万精油回复的意思的,让人把握当下,可连当下的看不清又怎么去把握呢?

或者都可以说是坑爹了,不顾后果一往无前,如果真的没有后果那又如何?很庆幸的是郑媛并不打算探讨这个问题,指令一转节目再次逐渐的朝闹剧发展,褪下沉重的外衣又变得欢乐搞笑起来。

跟网友互动所得到的稀奇古怪的指令又有了用武之地,如果照之前的节奏进行下去,压根就不用去跟观众互动了,反正也找不到合适的来用,全部都是郑媛临场发挥。

拿捏尺寸点到而止,郑媛对于节目的把握很好,当然也可以说她已经心满意足。之前她就说过想看张秋惜她们表现反应,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如愿以偿,而且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机会还多得是。

郑媛也已经乐在其中,就是不中的张秋惜她们要是明白她的想法,会不会有是砧板上的鱼肉的感觉。

第四三七章 竞争对手总会有的

一个综艺节目究竟应该是什么样,这好像并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所以可以恶搞,可以竞技,日本可以玩得无节操无下限。综艺节目是什么形式,这得看该节目具体属于什么类型,如果宗旨是搞笑,那么节目形式肯定是以逗乐为主。

《编辑部的故事》看起来也应该是这种形式,张秋惜她们根据突如其来、古灵精怪的指令即兴表演,措手不及的反应、夸张的表演效果往往总能让观众乐不可支。只是在第二期节目里面,闲谈占据了很大的时间比。

谈话类也属于综艺节目的一部分,《李玥有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编辑部的故事》和这种类型可不搭边,访谈和闲聊也还是有区别的。录制完成之后,张秋惜很怀疑会不会有观众喜欢看别人聊天。

“这样真的可以?”节目剪辑出来之后,闲聊的内容一刀未剪,全部保留了下来。

“当然可以。”郑媛就说道:“根本就没有剪的必要,而且我们这节目本身也尽量不去剪辑,因为随便掐掉哪段都会影响连贯性。”

这虽然是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但事件却是有紧密联系的,剪掉一个就脱节了,后期处理起来远远不像电影那么自由。录制的时候也是一气呵成,没有暂停从来,所谓后期制作也就是调用最合适的镜头角度而已。

郑媛既然这么表示,张秋惜也就没有多说。而当节目播出之后,观众的狂热也说明这一点都不影响,她完全是多虑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不难理解,毕竟早就有无数人表示,只要她们出现在台上,即使是什么都不做像个雕塑一样站九十分钟,同样会有观众愿意看。

她担心那些闲聊的桥段会让观众觉得乏味,每个人都长着嘴闲聊谁不会,干嘛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听别人聊天,这不是闲得蛋疼么?然而事实却是,这些桥段反而被认为是节目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