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也就是嫡系精锐管理的才比较严格,对于普通的流民组成的黄巾军一般把他们设置在外围,管理的就相对很松散了。
这些人更像一些乌合之众,而不像一支军队。
“我们在黄巾大营中安插了细作,如果两位中郎将能够同意我们的作战方案的话,我们只需要在长社城头上,连续两晚树上三堆篝火。
那么便可以告诉黄巾大营的细作,我们同意了,可以在三天后的晚上发动夜袭。
如果没有树起篝火,那么这个作战方案就代表两位中郎将没有认同,那万事皆罢。
细作收到了消息之后,自然会往云中郡兵那边传递信息,两位主帅尽管可以放心。”
下首的佐军司马孙坚是一个心思缜密的,道:“要是我们传递了消息,但是下面的细作出现了变故,没有成功传出去了,那么七天后的晚上该如何是好?”
孙坚此番话的意思,其实是在问哪一方先做攻击。
“因为我部都是骑兵,进入战场和脱离战场都会比较快,这边发出了信号,三天之后由我们的军队先行攻击。
等到长社城中看到城外的黄巾大营已经乱起来了,长社城的官军再出城杀敌,如此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众将听罢都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方法,出战的也是对方先行出战,也有了一个安全上的保障。
当然,长社城这些人是不可能坑害云中郡兵的,这个大战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世人都会关注。
何况人家云中郡兵还打着并州刺史张懿的旗号了,张懿那厮也不是好惹的。
皇甫嵩和朱俊商议了一下,都认为此策可以。
皇甫嵩便朗声问道:“下首的将领们有谁对于这个作战方案有异议的吗?
要是没有,那便按这个计策来实施,老夫丑话可说在前头,此时有想法不提出,到时候要打仗的时候,谁敢出了乱子,就别怪老夫的刀太快了。”
当夜长社城头上,便树起了三堆篝火。
长社城下的黄巾大营中,有几人黄巾看到城头上的篝火以后,剩着一个换班的空隙,便溜出了大营。
云中军躲藏的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