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高价药

而在外界看来,秦明就是一个勤勤恳恳,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在科学事业上奉献自我的的人。

融雪胶囊还是引来了一些舆论麻烦。

主要来自于国际上。

毕竟这药物单单是官方售价,国外的售价在售卖价格上就是国内的四五倍。

而在供应上,这边也卡着数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所以实际上各个经销商会把价格再往上提三四成。

吃药,尤其是抗癌药,是很费钱的事情。

但国外企业垄断的高价药,数不胜数,而且从价格上来说,更是贵到离谱。

前几年上映的电影里,有一个片段是让很多华国人难忘的。

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这样说:“4万块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啊,你能保证你永远不得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同样是治疗白血病的药,服用国外的高价药,四万一瓶,一年花费几十万,而只能勉强维持生命。

但服用融雪胶囊,只需要一万多,就可以彻底治愈。

国内的人对这药的感激那是发自肺腑的。

而在国外,就算价格贵上五倍,治愈一个人花费也不过是不到一万美元而已。

国外的人也应该感恩。

真正抗议的,是生产高价药的资本商人。

国外的药业是采取的完全的商业盈利模式。

达拉匹林是一种可以治疗艾滋病感染并发症、疟疾、癌症、妊娠综合症的特效药,这种药物最初研发出来每片只要1美元,算上研发支出,价格上调至每片卖13.5美元。

然而,一位美国华尔街的商人却盯上了这门生意,收购了这种药物的各项垄断专利,他就是图灵制药前任首席执行官马丁·施克雷利。

收购完成之后,他直接将药价从每片13.5美元直接上调至每片750美元,一夜暴涨50多倍,马丁·施克雷利也因此成为“全美最令人憎恶的人”。

家里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就会导致一个家庭破产,这样的现象,在国外也很常见。

所以,在国际舆论上,一开始是一片声讨,但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大家逐渐把矛头转移到了那些资本主义的制药集团上。

那些纯粹的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断抬高药价的公司,被舆论集火,市值飞速下跌。

当然,仅仅是舆论,或者说仅仅是凭借普通老百姓的发言,还做不到这一点。

其中,秩序会员的推波助澜,一起趁势合并收购,赚取财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