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章 好家伙

长平的夜晚,还是很热闹的,毕竟是一国都城,人口百万户,而且大多还都是富贵人家,夜生活丰富多操。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街上的行人非但没有减少,甚至比白日里更多了些。

巡城司的人马五人一队,身着软甲,在街道上巡逻。

茶馆内,苏御已经接连听了两场评书,一场曲子,打赏了十五两银子。

如此阔绰的出手,自然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何况他本就气质超凡,鹤立鸡群。

茶馆文化在整个太平洲都很盛行,来这里喝茶的,挑不出几个有钱人,

一壶茶,便宜的只需三枚铜板,贵点的也就是二十文,

这是穷人们为数不多能消费的起的场所了。

在茶馆里,你只需点上一壶茶,就可以坐在这里听伶人唱曲儿,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偶尔还能遇到几场杂耍。

茶馆、酒楼、妓院,这三个地方是消息传播最快的场所。

在茶馆,你听到的消息最多只有三成是真,而且大多还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道消息。

酒楼的话,消息的真实程度会上升到五成,而且含金量相比于茶馆,要高出几个档次。

至于妓院,尤其是官办的教坊司,由于客人大多出身不凡,所以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消息,是最有价值的,但是这类人群又极擅说谎,所以消息打听起来,难度也最大。

其实何飞扬交给苏御的十一页书中,关于大赵王朝的记载已经极为详尽,但苏御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求证一番,再做决定,毕竟涉及到一国之兴亡,还是需要慎重的。

喝着粗制滥造的茶水,吃着干巴巴的点心,听着说书先生讲江湖故事,讲至处,苏御也会鼓掌呐喊吹口哨。

太平洲各国,武风盛行,这是苏御经营两百年来,最满意的一点。

台上,说书先生讲完一段,拎起火炉上茶壶,就着茶嘴儿,咕嘟咕嘟灌了几口,

润了润喉之后,说书先生一拍讲桌,说道:

“诸位也都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大赵王朝山上的仙府宗门,便会来长平招收根骨绝佳的孩子,收做山门弟子,一旦被选中,便是那

逍遥天地的活神仙,飞天遁地,长生不老。”

“往年名额有限,咱们长平百万户,最多也就是百来个孩子被选中,但今年不一样了,我听说,咱们大赵王朝三大上宗,六大大宗,九大下宗,和十一末宗,全都会来咱们长平,介时,必然会有更多的孩子被选中,光宗耀祖,就在今朝啊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