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沈曼资看着她们,小声说:
“真会拉拢人。”
“什么意思?”于建丰问她。
“许工烁替她说话,丁梓萌跟她又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你说,这两个新来的,怎么都给她这么熟,不是会拉拢人是什么?”沈曼资说。
“你也可以试试。”
“本小姐不屑于此。”
“上课了,肃静!”韩老师说话了。
课堂上,大家都认真的听讲,按老师的步骤一点点的进行着。
许工烁和丁梓萌尽量让自己融入这种学习环境,于建丰依然我行我素,摆弄着耳机,偶尔回头看看沈曼资。
周末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这周是文学小组的第一次活动,龙筱语和曹永刚跑前跑后,把活动名单过了又过,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因为这周是古文诵读,不比赛,就按报名顺序一个个的上来。
于建丰真的做到了自己说的:
“我第一个给你们捧场!”
他第一个上来朗诵《木兰诗》。只听他读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
不到两句,有个字就不认识了,这时,刚好丁梓萌站在前排,她看了看书说“mao”。
于建丰就接着读:“不闻机mao声,惟闻女叹息……”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丁梓萌脸上挂不住了,问龙筱语:
“读什么?”
“zhu”。
“天啊,丢死人了。”丁梓萌的脸红了,且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部。
龙筱语赶紧安慰她:
“没事,大家还以为你逗于建丰的呢!”
于建丰倒是没什么,听着大家哄堂大笑,就停了下来,等大家笑完后,他说:
“笑一笑,十年少。
刚才笑得各位啊都是帅哥美女。”
然后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又有不认识的字,他等了一会儿,没人告诉他,他就跳过去往下读。
这让下面的笑声此起彼伏。
排在于建丰后面的人阅读进行的很顺利,大家都能差不多流利地读下来自己准备好的古文。
龙筱语和曹永刚根据朗诵的感彩和抑扬顿挫,还有古文的难度等评出了前三名,还颁发了奖状。
活动结束后,于建丰说:
“下周什么活动?我先报上名。”
“下周是诗歌背诵比赛和讨论会!”曹永刚说。
“给我记上,最好你再能给我推荐一首最短的诗歌,我下来背背,谢了!”于建丰说完就出去了。
当教室里只剩下龙筱语和曹永刚时,龙筱语说:
“还让于建丰参加吗?”
“活动本身就是自愿的,怎么说不让他参加?再说,我感觉只要他不影响别人,就无所谓吧。”
“也是,那你给他找个最短的诗吧。”龙筱语说:
“给他个《登鹳雀楼》。”
“这样,合适吗?”曹永刚说。
“合适,就说这次是分配的,有古诗和诗歌,给他分配的就是这首。”
“好的。”
“那你回去吧,我找找丁梓萌去,肯定在宿舍哭呢,刚才他给于建丰说错字了,感觉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