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啊?”
“嘘——”
于建丰说完,教室里同学们都用不同的感叹词小声地表达着自己心里的想法:
“他怎么这么说?”
“他长得真帅,怎么说话这样。”
“他是志愿者,学习很差吗?不会造句?”
“文明用词都不会?”
“下面的志愿者同学,接着说。”主持人也症了一会儿后,反应过来了。
“刚才说到哪了?前面的同学。”这个志愿者问于建丰。
“我刚才说我的解说员不漂亮。”于建丰又说了一遍,脸不红心不跳。
“解说员?不漂亮?我们组的解说员是个男的,非得说漂亮不漂亮吗?”这个志愿者看着于建丰问。
教室里响起了笑声,都看着这个志愿者和于建丰。
“你可以说帅不帅?”
“不帅,不,没你帅。”
“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
于建丰问:
“哥们,你哪个学校的?”
“我——珊瑚康华中学的,你呢?”
“安逸中学的。”
“怎么没听过,不过,留个电话?”
“正有此意。”
于建丰和这个志愿者都为在这个地方能遇到同频率的人感到兴奋,他们不顾同学们的笑声和目光,往一起走去。
“好了,都别笑了。”主持人说:
“下面咱们开始讨论……”
“老师,还有几个志愿者没说呢?”刚发言的志愿者说。
“你叫什么名字?”
“李河。”
这位李河长相很普通,属于那种走在大街上都没人注意的普通,跟于建丰的帅气简直没得比。
“你们两个刚才说相声,别人都不是干这个的,还怎么接着你们的说?”
李河不再说话,后面的几个志愿者都长吸了一口气,意思是:
谢谢前面两位说相声的。
主持老师说:
“下面哪位非志愿者同学先说一下你今天上午参观革命纪念馆的感受。
说完后,大家再给她/他做补充,有争论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我来说一下。”沈曼资快速地站了起来。
“好啊,漂亮的女生。”
“上午的参观给我的感受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八路军战士牺牲自己救了一位村姑的故事。
他还用自己的枪打死了两名日本鬼子。
当时我都哭了,哭的可伤心了。”
沈曼资坐下后,主持老师问:
“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有个男同学站了起来说:
“抗日战争时期,这只是个很平常的事例,好多战士牺牲自己救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或者一个老人,有时候,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真的值吗?”
这位同学刚坐下,对面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我能知道吗?”
“冀东。”刚才发言的同学说。
“冀东同学,你什么意思,你要让战士们见死不救?还是救人的时候要先看看,什么样的人该救?什么样的人不该救?”
“是啊,您是什么意思?”又一个同学问冀东。
冀东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