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于建丰学有所成

“师傅,您的意思是?”于建丰问。

“我的意思是你上小学那年,我就想让你学雕刻,后来你说不来了,又过了一年多,你又来了。

如果小学那时候你就来了,你只能按我教你的学。

现在不一样了,你有了自己的头脑,你有了学校的知识,你把知识和雕刻结合起来,比师傅我强多了。

你有了可以不循规蹈矩的资本,你的老师们也是你的师傅,知道吗?”

“是啊。”于建丰眼里充满感激:

”我还要感谢我同学,她让我参加了初一时的联谊会,如果不是联谊会,或许我变化不会这么大,进步不会这么快。”

“是给你定了亲的那个姑娘吧?”

“是的。”于建丰说。

“你们还这么小,父母真是太着急了,像你这个样子的,将来不愁找不到好对象。”

“我的这个同学很漂亮。”于建丰说:

“她帮助我最多。

而且她爸在教育局,我爸在文化局。

我妈说我们门当户对。”

“好啊,哪天方便的话,带她来让师傅看看?”

初三的孩子都十六七岁了,成了闲不住的媒婆开始搭桥拉线的对象。

沈曼资也不例外,媒婆给她说了另一个教育局工作人员家的孩子。

但沈曼资心里只有于建丰,从初一开始她就这样想的:

“我将来要嫁给白马王子。”

沈曼资的爸爸看上了于建丰的帅气。

尤其前几天,看了电视台上的雕刻大赛,看到女儿的反应,还有女儿以前求着自己给于建丰弄联谊会名额的事,她就明白了女儿的心思。

然后找了媒人向于建丰家提亲,于方慧害怕儿子喜欢的是龙筱语,就希望定下这门亲事。

说:

“丰儿不小了,而且初中毕业后,亲事怎么也是要定的,现在定就定吧。”

毕竟这个年龄还是孩子,对将来的终身大事不可能考虑的周全。

于建丰想想沈曼资平时对他的帮助,就听了父母的话,定下了亲事。

这样他们两个成了学校里唯一一对定了亲的人。

老师们知道这件事后,韩老师说:

“真是无知父母。”

闫老师说:

“父母无知不要紧,孩子长大了,有知就行。

现在只是一个口头约定,又没有领结婚证。”

韩老师说:

“我也感觉沈曼资配不上于建丰。”

“这两口子过日子,可不是凭感觉的,你感觉人家不好,人家两个还好得很呢。

你看着可般配的金童玉女,结婚没两年,说不定就领了离婚证。”王老师走过来说。

“那你什么意思?”闫老师问:

“你的意思是他俩合适呗?”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俩合不合适,只有他俩知道,咱们在这说这些没用。”

校长说:

“行了,你们赶紧回去备课吧,既然教研已完经了,咱们就别再讨论这些咱们做不了主、也做不了决定的事了。

你们都是初三的老师了,我怎么发现你们还没有初一的时候用心呢?”

“我们是关心学生。”闫老师说完夹着书本出去了。

龙筱语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永刚,曹永刚听后久久不语。

龙筱语说:

“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