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倒是极其不要脸,完全接过了张远的奉承,道:“没有本大爷慧眼识珠,怎么可能招到那么多好苗子,这功劳应该都是我的才对。”
白茗瞪了他一眼。
“当然,还有你一半的功劳……不,应该是你居功至伟!”吴明慌忙道。“这手供应商的心理掌握,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比得过你!”
“确实。”
张远点了点头,只认可了吴明后半句话:“对于供应商的心理,在场没有任何人比得过你,如果不是提前那么久,我们现在或许连物料都买不到。”
产品的生产,必然需要供应商的物料,刘遇与贺天鸣只是一部分的供应商,而更多的供应商却掌握了一大半的物料来源。
白茗提前布局,分批次采购的模式,既避免了外界的注意与怀疑,也大大降低了购买的成本,论起功劳当然有她一份。
“其实,也不全是我的功劳。”白茗谦虚道,“何雪的财务数据,让我更加清楚公司的资金,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分配比例。”
“老秦的技术,更加节省了我分析的时间,还有陈旭的生产管理,也加快了研发的进程。”
白茗很清醒。
各个部门的协同,才能创造出如今的辉煌,若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哪怕是白茗也会感到有心无力,至少不会提前那么早就做出相应的方案。
“还有,这次和安格软件的融合模式,却是宁诗提出来的。”张远笑了笑,“我之前还一直为此发愁呢。”
安格公司最大的缺点就是行业分散,无法集中融合在一起发展,相互会产生极大的冲突。
张远一直在等安格软件的热度消退,才敢发布新的机器人技术,这也是原因之一。
宁诗的想法源于艺术的融合,多种不同的绘画模式,融合在一起后,也能产生诸多的变数,形成一种新的绘画流派。
商业的融合,类似于艺术的融合,只要找到其中有联系的关键点,那么想要融合在一起,其实也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