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青宝斋的态度

敲棺 曹汉生 1727 字 2022-10-26

老何已经提过下面铺子不讲规矩,只是我没想到这些人已经活泛到这样的地步。

我心里有些隐怒,还是压着脾气点点头说:“好,龙山阁不难为你们。”

刘宝笑着起身,一副料定如此的神情,拱手道:“二爷海涵,那我们就不多叨扰了,先回了,铺子里掌柜的还等着呢。”

“慢着。”我抬手叫住他,让旁边伙计拉过来一张桌子,将他口中的那坑银锭摆在桌上,笑着说道:“别急着走,咱们还得说道说道这批银子呢,龙山阁不占你们便宜,要是超出月初的货前,差价我补给你啊。”

刘宝脸色微变,嘴唇嗫嚅两下,又重新坐下。

我从他们带来的锦盒里一件一件的拿出银锭。

“唐代铤,看花儿应该是河南的坑口,有人收的话至少20个数起。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铤会因为时间较短,没有老铤那层圆润的包浆,色泽上会显得火气重,嗯,这个铤的花包浆看上去,还真有一眼,这位工手手艺不错。”我从里面又拿出另一个银锭对着银铤敲了几下,声音闷而促,我把银铤扔在一边,“这个声就不用我说了,为了做浆包的假壳,还差点意思。”

我又看向手中的银锭,继续道:“小牌坊锭,带俩款儿,品相好,包浆好,1个数多一点,没毛病。”

“清代小私锭,陕西附近的形制,啧啧,东西是真的,单排印可惜了,品相也不好,这种东西龙山阁连出都不会出,市价不到1个数吧。”

“呦,民槽啊,小20个数,这手艺就没刚刚那铤的工手好,蜂窝是做了,不过这一看就不是自然氧化的,可惜了了,你们这工手师傅要是再用点心没准还能打谁眼。”

&#32&#36861&#25991&#23567&#35828&#32593&#32&#122&#104&#117&#105&#119&#101&#110&#46&#111&#114&#103&#32&#21434&#21437&#12290“刚说完民槽,这就来个官槽,河北官槽,也是刚刚那个工手做的吧,得,凑一对。”

“顺治年,小锭子,刮银痕对着,褶皱没毛病,1个多数。”

“这个大家伙呀,和张献忠江口沉银那批很像啊,就是文字风格缺点火候,重量上也不太对。”

“这还是个带字的我细瞧瞧,太谷县,宣统年月,是河北省的锭子啊,看银锭头的铅痕还是差点意思,如果是个真家伙少说也有30个数吧。”厽厼

“剩下的我看看。”说着我把锦盒翻过来,里面的银子哗啦一声散了一桌子。

“高翅的锭子,还是个商号的,一眼假,这个私锭也一眼假,这几个银豆子看着还行。”

我挺着刘宝面,一口气把他来带的银子品头论足了个遍,最后用胳膊把那一小撮开门货和假货分开,看着他说:“这一枪打的货龙山阁可不全收,就收这些吧,估摸着有6个数出头,我给你算7个。冬青,把青宝斋这月差的账给刘账房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