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外边靠门的那头就是一家人吃饭活动的地方了,窗户下摆放了一张放着锅碗瓢盆煤气灶的长条桌,桌子底下放了些蔬菜水桶之类
的东西,旁边还有张吃饭的小方桌,一家人吃饭小孩子看书写字都是在这张桌子上进行,平时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靠墙放着免得占地方。另有几把摞在一起的塑料椅子,一些生活用品,就没其他的了。
虽然能看出来女主人已经尽力打扫的干净整齐了,但是房间逼仄,东西又多,这样的屋子再干净跟好看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小出租屋的大门正对着一楼的院子,此刻坐在床上还能透过虚掩的院门看到外面狭窄的道路,不时有行人打门前走过。
这里正是典型的城中村建筑,道路狭窄房屋紧密,弯弯绕绕的巷道里只要有空的地方都挤挤挨挨的盖着房子,专门租给那些进城打工的乡下人或是刚毕业囊中羞涩的年轻人,租客身份复杂,在公司上班坐办公室的、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整天跑业务的、工地打小工扛大包的、清扫大街收破烂的,还有些不可言说不方便堂而皇之在路边开店的,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有,宛如一个小社会的缩影。
脏兮兮灰扑扑的房子街巷,随意抛洒气味难闻的生活垃圾,嗡嗡嗡满天飞的苍蝇蚊子,一到下雨天一不留神就会溅自己一身污水的翘头的地砖,这一切跟几站地之外的干净体面的城市恍若不是一个世界。
晴天灰尘漫天,吹得人灰头土脸不敢睁眼,家具一天不抹那灰就落得厚厚的,雨天污水横流,让人无处下脚,雨靴这种在城市理应被淘汰掉的鞋子在这儿几乎大多人家都备着。
虽有种种让人不满意的地方,租客们不高兴了也常常叫骂争执,然而却有一样别处没有的好处,那就是便宜。是的,这里的租金对比那些动辄一个普通小单间就要□□百的小区房来说,实在是太便宜了,在这儿你甚至一百多就能租到一个小房间。
当然了租金这么便宜的房子即便在城中村也不会好到哪去,不过要是有钱谁还会住这儿呢,既然没钱就不要穷讲究了,所以尽管隔段时间房东们就会像商量好的似的涨次价格,不过五十一百的也还在租客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一般也不会随便搬家。
故而城中村的房东们是永远不愁没人租房的,只要不拆迁,就永远不愁租,就算拆
了,家家户户都盖的满满当当的,分房子也不少呢,不是包租公就是拆迁户,怎么看都是笔划算的买卖,这就是本地土著的天然优势了,手中有房吃喝不愁。
原身一家租住的这一个院子楼上楼下的就住了十几户人家,每家大人小孩的,少的如原身家这样住了三四口人,多的七八口也有,几十口人窝在这一个院子里,白天还好,稍微安静些,等到了晚上,这散工回来的寒暄聊天的大人们,还有放了学东跑西跑的小孩子们,吵得人头皮发麻,别人家里说话稍微大点声一个院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么多人住在一个院子里自然容易起矛盾,你家用水太浪费了害的我们月底都要多掏钱了啊,你家晾衣服挡着我家的光了啊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三天两头就有人拌嘴磕牙,不过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坏心眼,吵归吵,一个院子住着,谁家有个事也都会帮着搭把手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