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当世无双的眷侣

筱霜对他笑了笑,说实在是不巧,夫人连日劳累,身子不舒坦,实在不得空。

阿元关切地问,严重么?

筱霜心里也没底,笑得有些落寞,说不严重,改日吧,改日再相见。

阿元轻声说好。

见到皇帝,也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时候,阿元看着她容颜,便知这不是荒诞离奇的富贵梦,他不再是身世不明的人,可这只是理智告诉他的,更多的感觉是恍然如梦。

皇帝见到他,对着他俊美的小脸儿,想到他这些年的处境,心疼懊悔得无以复加,搂着他,无声地哭了一场。

阿元也想哭,但是忍住了。不是想在母亲面前坚强,是根本没法子在她面前无所顾忌地情绪外露。

情分不是一相认就能生出的,皇帝再怎样也晓得这一点,竭力地控制着情绪,让自己尽快镇定下来,亲自为他安排衣食起居。

阿元一直显得很懂事,也很沉默。

如此过了两日,母子两个好歹是能说一阵话了。

被皇帝问起是如何来到京城的,阿元只说是一些人找到了自己,不知来路。谈及如今的课业,他眼底闪过几分失落,那几位文武师傅,他是非常喜欢的,只是……他说略通文墨,别的并不提。

“不想说?”皇帝轻声问。

“指点课业的人,前两日就不见了。”阿元说。

“不是不见了,是担心连累无辜吧?”皇帝显得有点儿无奈,“就如你以前的安身之处,也不肯告诉我。”

“并不是。”说是这样说,不想透露的仍是只字不提。他若有心,想报答谁总会有机会,不需急在这一时。

皇帝暗暗叹了口气,强笑道:“既然你不想说,我便不再问,直到你愿意告诉我。”

阿元欣然点头。

“永和公主一直闹着见我,我把她安置到了一个皇庄,由两个规矩严的师太带着礼佛,等她再大些,便落发修行。”皇帝抚着阿元的肩,和声告知。

阿元敛目思索了一阵,点了点头。那个女孩子,是长公主与人私通生下的,只这一点,就让她一生都抬不起头来。

他不懂,那等尊贵的长公主,何以疯狂至此,最终害人害己。

皇帝沉了会儿,近乎小心翼翼地问:“可曾见过萧夫人?”

阿元摇头。

“想不想见她?”

阿元垂眸,“母亲的意思是——”

皇帝轻叹,“那是真正惊才绝艳之人,我想让她亲自指点你的课业。”

阿元心头一喜,却强自按捺着,“孩儿听从母亲安排。”

“我跟她商量商量。”皇帝抬眼望着眼前虚空,“我……只想学着做一个尽责的母亲,却不是能让你成材的料,幸好还有她……”

唐攸宁无疑是她的克星,更是他们母子的恩人,那过人的才智、理智甚至合事宜的冷酷,恰是帝王最该具备的。

但皇帝并没把握。攸宁完全可以认为,她存心继续压榨她的心血。

此事倒是不急,尤其当下攸宁正称病谢客。

接下来,皇帝带阿元在百官面前现身,经礼部、内务府恢复其皇子身份。

攸宁获悉时,正在美人榻上昏昏欲睡,望着喜上眉梢的筱霜,笑道:“心安了?”

“是啊。”筱霜道,“百官一见到皇子,便知长公主的供词是真的,加之皇子少年老成,沉稳内敛,有人已经开始盼着册立太子之日了。”

“说来说去,还不是盼着朝廷改回昏君的姓?”攸宁道,“要是皇子是女孩子,永和是男孩子该多好,如此一来,他们来日要效忠的还是女帝。实在是可惜。”

筱霜笑出声来。

扶焰过来了。

攸宁强打着精神到次间见他。每日由他把脉,有时他会亲自煎药,两人已熟稔起来。

扶焰把脉之后,显得还算满意,“看起来,是不会犯病吓到人了。”

攸宁不由笑了,“那自然最好。”

“我能不能在静园住几天?”扶焰问她,“瞧着那两只大猫是真招人喜欢。”

“见过了?投缘?”

“不烦我,阁老引见我们仨认识了。”

攸宁听他说的有趣,笑意更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随你住多久都可以。”转头让晚玉安排下去。

这时候,萧拓得到了一直在等的那个好消息:辽王及其长子被刺杀于王府。

皇帝闻讯,沉默良久。对于大局,这是大好事,另一面,又给了她一记无形的耳光。

萧拓的杀伐好战是为止战,这方面,她的确是出了大错。

数年帝王路,承认自己能力不济是很艰难,可她不得不承认了。

她想,日后大可以在九重宫阙之中,做一个最平庸的妇人。

辽东再不需要野心勃勃的藩王,需要的是体恤百姓震慑外敌的文武官员,此外,辽王次子、三子需得送父兄棺椁进京。

内阁很快有了详尽的安排,递了折子。

皇帝看过,准奏。

徐少晖是被派往辽东的将领之一,欣然领旨。

顾泽自请去辽东做一方的父母官,萧拓否了,道:“你早就外放过,眼下朝廷更需要你。工部尚书已然入狱,便是出来,也没可能官复原职。安心当差,可期入阁之日。”

顾泽大喜过望,诚挚道谢,好几日都有种身在梦中的感觉。何曾想过,他在官场上也能有踌躇满志之日。如何得来的,他再清楚不过,也永不会忘。

徐少晖临行前,少不得去萧府跟攸宁辞行,管事通禀之后,请他到正房。

见到攸宁,他神色一滞,“瘦了很多,精气神儿也不大好。”

“有么?”攸宁抚了抚面颊,开玩笑,“那我可得找大夫算算账了。”她这是后反劲儿,那些天或许着实累狠了,眼下身子开始找补,没卧病不起已是万幸。

“我听奕宁说,不是有了对症的方子?”徐少晖是真的担心。

“对。”攸宁没法子,只好解释给他听。

他这才心安,“我就说么,阁老总不会拿你的安危开玩笑。”

原来所有人都看得出,萧拓对她是怎样的。可惜,以往她从不往心里去。她笑问:“这下你家老太爷又是喜忧参半了吧?”

“可不就是。”徐少晖嘴角一牵,“一面盼着我建功立业,一面又愁我的婚事,每日训我爹娘。也没事,我娘说了,阁老而立之年才娶妻,别人有什么好着急的,可把老爷子噎得不轻。”

攸宁哈哈地笑。

离开时,徐少晖郑重地叮嘱她:“可千万好好儿的等我回来,这回我肯定尽心竭力,不辜负你们,衣锦还乡时,你总得夸几句,赏几杯酒。”

攸宁保证道,“我现在惜命得很,一定会尽快好转起来。有事儿没事儿常写信。”

“好。”徐少晖笑着挥手而去。

目送他离开,攸宁去了静园。

扶焰的下榻之处,在这边中轴线上的院落,白日里却少不得耗在书房、园中。

此刻,他和初六、十九在书房。

高大的男人这会儿懒散地坐在地上,喂俩虎孩子肉干吃。

“我来了都不出去迎,是不是给我们立规矩了?”攸宁道。

扶焰一乐,揉了揉初六的大头,“你神出鬼没的,我们初六能不挑礼么?”

只是,话还没说完,初六就一偏头,欢实地跑到攸宁跟前。

攸宁笑哈哈的搂住它。

扶焰只好揉十九,悻悻的,“那小崽子成精了。”

“你也没好哪儿去。”

“物以类聚,都没好哪儿去。”

两人越是熟稔,越不乏斗嘴的时候,寻常兄妹似的。

说笑一阵,扶焰道:“跟徐少晖有些交情?”

“嗯,怎么?”

扶焰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差人拿给他,有里面的东西,道儿上的人就得在他跟前做孙子。”

“真的?”攸宁惊喜。

“几时骗过你?”扶焰把十九撂倒,可着性子揉它的背,“这俩小子不让我摸它们的胡子,怎么回事?”

攸宁笑得不轻,“吊着你呢,让你没事儿就常来住。”

“这话说的……听着还挺舒坦。”扶焰也笑了,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扶焰在静园住了半个多月,随着攸宁逐日好转,小李太医等人完全可以调理,便放心了,道辞离开。

不论江湖庙堂,地位顶尖的人都不会过得太清闲,扶焰只比别人更忙碌。来京城这一趟,算是偷来的一段悠闲岁月,不管如何惬意,也不能乐不思蜀。想清闲度日,还得熬个三五年。

他并非当面道辞,只是留了一张笺纸,寥寥数语。静园仆从发现时,他不定已身在何处。

洒脱之至。

春末,辽王次子、三子进京,入住辽王府,但在辽王及长子丧事过后,便被朝廷问责,贬为庶民。

去往金陵地宫的各路人等踏上了归程,且有重兵护送——他们要送回京城的是令人瞠目的一笔财富。

攸宁已恢复常态,每日早晚需得各服一碗汤药。小李太医等人晓得她的性子,费心思换成了易服用的药丸。

往后如何,丁忧在家的小李太医足以胜任。这样一来,也到了几位大夫道辞的时候。

攸宁念着他们自北地到京城的周折辛劳,少不得尽心做了安排,给出实惠,几位老人家离开时都是笑眯眯的。

这晚,攸宁算着时间,独自等在垂花门外。

弯月如钩,星光灿烂,和风徐徐。

萧拓大步流星地回往内宅,远远看到攸宁,心里暖融融的。

攸宁噙着笑,看着他走到面前,把手交到他掌中。

他放缓了步子。掌中的那只手柔软温暖,不再是以前的指尖发凉。

“只要我听小李太医的话,一半年就能去了病根儿。”攸宁说。

“会听话么?”他问。

“自然。”攸宁道,“今时不同往日。”

他笑着,展臂拥着她。

攸宁问他:“像扶焰那样的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

“有一些。”

“那我们以后去别处,就可以常来常往了。”

“嗯?”萧拓敛目看着她,不答反问,“真这么想?”

“期待得很。”攸宁语声低低的,柔柔的,“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萧拓沉了会儿,吻了吻她额角,在她耳畔微声说了一句话。

徐徐晚风中,攸宁的笑靥如花绽放。

他说,攸宁,我爱你。

这一番互诉情意的言语背后,是二人对前路抉择的态度。

.

翌日,攸宁递牌子进宫,很快得了皇帝召见。

这一次,攸宁按品大妆,全然遵守君臣礼数。

皇帝仍旧是满脸病容,不过是强撑着处理朝政而已。这个位子,是容不得偷闲躲懒的。她让魏凡给攸宁上了一盏庐山云雾,道:“若不是你生病,我也早就要见你。”

“不知是为何事?”

皇帝遣了服侍在殿内的宫人,这才道:“给你个官职,你进宫来指点皇子的课业,帮我处理朝政。”

前两件事也罢了,末一件让攸宁有些意外。

皇帝牵了牵唇角,“帮我,也就是帮了萧兰业。先前有不少折子,不就是你帮他批示的?”

“看得出来?”

皇帝颔首,“萧兰业经手的不少公文,也要在我这儿过一遍。你已经很谨慎了,一直在用他惯用的措辞,可偶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语气,就是你才会有的。偏生他全然信任你,又懒,一概照抄上去。”

攸宁微笑,“这我倒是没想到。”

“答应么?”

“答应。”攸宁爽快地应道,“我本就是来求个官职的。”

这次轮到皇帝意外了。

“皇上与我是一样的。”攸宁和声道,“你瞧着我,心里不会有舒坦的时候,可是为着皇子,仍然愿意用我。我也一样,但为着别人,为着自己,愿意为朝廷效力。”

她们这样的女子,有最意气用事的时候,眼光则一直放得最远。

皇帝想了想,苦笑,“的确如此。你仍是唐攸宁,但你也是萧夫人。”

攸宁嗯了一声。

皇帝又道:“另外,我也想让奕宁离开锦衣卫,换条路。她比不过的只有你,在锦衣卫是屈才了。”

攸宁想了想,“与我一起做女傅就是了,还可以指点皇子的骑射拳脚。”

“好。”皇帝笑了笑,“我这就拟旨,你去见见宸烨可好?”

宸烨是皇子的名字。“应当的。”攸宁起身,“我去给皇子请个安。”

皇帝笑道:“他应该已在殿外了。”

攸宁到了殿外,果然见到了皇子,当即敛衽行礼请安。

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局促,但强行按捺住了,“夫人快免礼。”

攸宁起身。

“夫人是不是要回府了?”皇子问道。

攸宁道:“给殿下请个安就回。”

“那我送夫人一段。”

攸宁欠一欠身,道谢。路上,她打量着这孩子,“进宫后过得还好?”

“还好。”皇子面露遗憾,“本想着进宫前见夫人一面,当面致谢。不论如何,您是我的恩人。”

攸宁神色淡然,“不过是机缘巧合,我亦有别的企图,殿下根本不需言谢。”

皇子绽出浅笑,“可是我逐渐明白,寻常子弟该学什么,皇室子嗣又要研读哪些学问。”打一开始,攸宁要他涉猎的,无一不是皇子该精通的。

攸宁笑一笑,“对现在的师傅满意么?”

“不满意。”皇子低下头,“他们教学方式过于古板迂腐。”

他过于聪明,举一反三是常态,寻常人还真教不了他。笑意到了攸宁眼中,“没跟皇上提过?”

“没有。”

攸宁品出了不少事,更品出了这孩子的善良周到。“我知道了。”她停下脚步,神色柔和,目光认真,“皇上有意安排我指点你的课业,之前那几位师傅,我可以举荐进宫来。殿下愿意么?”

“啊?”皇子一愣,继而绽出大大的笑容,有了这年龄的孩子该有的活泼,“愿意,愿意!”

攸宁随之笑起来,“我先回府,一两日就能再见。”

“嗯!”皇子用力点头,坚持送她到了宫门口,路上说着闲话,譬如问起筱霜,又主动说起以前和几位师傅的一些趣事,神采飞扬。

皇帝听说之后,有几分怅然,倒也不往心里去,只淡笑着说了句:“那本就是个招人喜欢的人。”

血缘、母子天性是很玄妙的东西,与儿子失散这么久,却不妨碍逐日发现儿子性情中与自己的相似之处,无法不每日牵肠挂肚,不见一见,说说话,这一天就过不去。

相反,永和公主那时就不一样,她失望了,便能将永和的一切交给宫人去打理。

最早的黎盈,年少时的黎盈,她自认是无可挑剔的,走上歧路是自进宫、登基之后。

那么,她相信儿子确然是好苗子,如此就该由最出色的人来教导,潜移默化,来日他的路才会走得平顺。

.

攸宁回府的路上,杨锦瑟赶上来,坐到了马车上,“又有什么事儿?”

“没什么。”攸宁笑出来,“有事也是好事。”之后照实说了。

杨锦瑟放松下来,喝了半盏茶,道:“有一度我以为,你就是祸国殃民的胚子,眼下,恐怕要青史留名了。”

“怎么说?”攸宁给她整了整衣领。

杨锦瑟双眼熠熠生辉,“我翻来覆去地算那笔账,算来算去的结果是,你其实压根儿没必要交出宝藏。”

攸宁也不瞒她:“以前心里有个坎儿,恨不得把那位一刀刀剁了,怎么肯让她如愿。可我到底是钟离远的妹妹、萧拓的妻子。他们数年来都是在为百姓将士筹谋忍耐,我再如何,也不能一直因私怨搁置于天下有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