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见义勇为镇海村

倪阿堂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喜不自禁,喜上眉梢,高兴地接连说了三个好。

人老成精,物老成怪,不亏是个智勇双全的革命老人,倪阿堂老英雄力排众议,热情洋溢的提出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老人家让我和他,还有我的老朋友邵志标以及镇海村委会的干部们一起,去被我救下来的那个孩子的家里面坐一坐,聊一聊,话话家常,吩咐司机把车先开走,找个僻静点的地方放好,把路给腾开,出钱置办一桌酒席,一方面破财消灾,去去晦气,二方面聊表心意,感谢我这个大恩人,相聚就是缘,一切皆有缘,这是老天爷的安排,不能亵渎。

倪阿堂老人德高望重,在镇海村说一不二,他老人家提出来的这个办法,没有异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人生地不熟的,倪阿堂老人考虑事情非常全面,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百多岁的老人,他交代自己的堂玄孙倪长发指派村委会去一个干部,陪同司机找个安全僻静点的地方,把货车放好,然后上镇海村就近的一家公路饭店,安排置办酒席的事情。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机缘巧合,我路过这里,无意中的一个小小的善举,本来无以为齿,兴师动众,大费周章,让人破费,然而却是言恳情切,盛情难却,再三再四都是推辞不过去,只好欣然领受了。

看到我答应了下来,大家都是笑逐颜开,皆大欢喜,这件突发的事情,由我解救遇险的儿童开始,却是由倪阿堂老人的出现,发生了逆变,顺利圆满,得到了解决,宾主尽欢,就是这样的结束了。

一桌酒席,彼此相识,从此以后,镇海村,除了原来忘年交的老朋友邵志标外,我又多了一群的忘年交的朋友,年龄最大的是倪阿堂老人,年龄最小的是那个被我救下来的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才二十多岁,乡贤会的成员和村委会的干部们,一个不拉,全部都成了我的忘年交朋友。就是每天上下班,经过镇海村志标路的时候,有许多我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会热情的给我打招呼,见怪不怪,时间长了,已经习以为常了。

镇海村委会把我不顾自己的安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奋不顾身、见义勇为救孩子的事情的实况录像复制出来后,即刻就上报给了盖北镇的机关,盖北镇的领导亲自接见了我,首屈一指,我被盖北镇授予了”见义勇为模范好公民”的称号,同时还奖励了我五百块钱。

这个消息,通过了盖北镇机关的媒体宣传,传到了我打工工作的公司的领导的耳朵里面,非常重视,工会主席即刻下来找我谈话,详细了解我搭救孩子的事情,不放心的亲自到镇海村调查落实事情的前后经过,上报到了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事情真相,千真万确,因此,我再次获得了公司”见义勇为好员工”的称号和一千元的鼓励一下的奖励,公司由工会发出了一个通报,报道了我见义勇为救儿童的事情,号召所有的员工都要向我学习,在工作时候,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多做贡献,在社会上多做好事,给公司增彩添光。

镇海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全体党员干部,乡贤会集体成员,通过这件事情,都和我结下了不解的之缘,他们都成了我的忘年交朋友,其中有两个人,他们一个是村里面的党支部书记倪鵬飞,一个是村委会的主任崔树斌,他们二人继承先辈的遗志,携手并进,共同撑起了镇海村里的这片篮天,被村民们称赞是他们最信任的掌舵人。而且,无独有偶的是,他们两个人同时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两个人,都是模范带头的员、革命先烈的后代传人。

消息传到了我的新房东老太太沈秋华的耳朵里面,她大肆向自己的儿孙们渲染,说她当初让我住到她家,是多么正确的抉择啊!老人和她的老伴儿喜上眉梢,古道热肠,对我越来越是亲善,他们把我视如己出,他们的的后辈儿孙们,一家人都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越发的敬重我的人品,关心我的生活了。

天地广柔,是与非,善与恶,恩与怨,因果循环,分明明了,都是在一念的顷刻瞬幻之间,佛教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诗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点都不错,真是没有料想到,无意之间,一个小小的善举,让我收获还真是颇丰啊!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无比优越性,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过的一个片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