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女儿后,董大年的妻子赵丽每天哭哭啼啼的,她接受不了,大脑受到刺激,疯疯癫癫,始终都是走不出那个可怕的阴影,后来,董大年在路旁給拣了一个被人遗弃女婴,抱回家来抚养,这个弃婴,就是董璇。董璇虽然是养女,但却聪明伶俐,懂事听话,邻居们都觉得这是对丧女之痛的董大年夫妻俩的一种最好安慰。有了董璇之后,赵丽才慢慢的给恢复了正常人。
我们那一代人,成年之后,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打破了“大锅饭”,新形势下,成家之后,为了养家糊口,许多的人,都是选择了出外经商或者去打工,有些人离家后在外地久居不回,也有些人多年后回家来,财大气粗地在老宅子上盖起了新房子。
记忆中,董大成是八十年代末期离的家,一走就是一年,只在在过年的时候,他才回家来一次,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回家的路要走上一整年。
董大成和我同岁,相比较他哥董大年油嘴滑舌来说,就是个特别老实的憨厚人,多年来,他一个人外出打工,一整年的心酸,恐怕都是寄托在了过年的那几天。
董大成的妻子李香琴贤惠淑德,留在家里,伺候着一家老小,还要抚养自己的三个孩子,她主要靠做豆腐之类的东西在街上卖钱,那个时候,李香琴会经常过来我的家里,給我健康长寿的老奶奶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
我的老奶奶,生前为人和善,古道热肠,喜欢助人为乐,帮助邻里化解矛盾,和睦相处,因此,左邻右舍,都非常敬重老人家。
董大成常年在外打工,他的三个孩子,从小就懂事,放学回来,赶快做好自己的作业,然后就帮忙他(她)们的妈妈李香琴干活。
做豆腐特别费功夫,豆子要洗,要泡,要磨,要煮,要点卤水,要压。董大成三个懂事的孩子,就在各个流程上分了工。
这样的日子,虽说很清苦,但是,依然很有奔头。
忽然,有一天,睛天霹雳,一份紧急电报,传过来了一个噩耗,外出打工的董大成,在干活的工地上,突发心脏病,送医途中死亡了。
这件事,董家全家都瞒着一个人,就是董璇的曾祖母任长霞。
董大年千里搬回兄弟董大成的尸体,让他叶落归根,办丧礼的那几天,董家人把董璇的曾祖母任长霞給送到了她娘家的小弟弟任达华那里。
丧事完毕,任长霞老人被接回家来后,对自己在娘家呆了十几天,感到很高兴,因为她说,自从出嫁以来,就没有在自己的娘家呆过那么多天。
任长霞是我们那里忠贞不渝、人人尊敬、善良慈祥的一位老太太,瘦弱、驼背、小脚,如果有小辈孝敬长辈,送来好吃的,她总会分给左邻右舍小孩吃,即便她家并不富裕。农忙的时候,自己家里的活都做完了,不用别人招呼,她总会帮着邻居家剥玉米,摘花生。
我听过一些任长霞老太太的故事,她十二岁就嫁人,十八岁生下了儿子董浩明不久,丈夫董卿云就去世了。孤居寡守一个人,不仅给公婆养老送了终,还把儿子董浩明拉扯着长大成了人。
等到儿子董浩明娶了媳妇,有了孙子孙女。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儿媳妇张太珠也得了乳腺癌去世了。从那以后,任长霞老人就帮着儿子董浩明给养大了两个孙子。等到孙辈们成家立业,她又帮忙着照顾起来了重孙重孙女,而且家务活一点都没少干。
从我记事起,任长霞老太太一直就是个驼背,不曾直起过。
自从董大成去世了以后,董家仿佛是家里最大的支柱倒了。游手好闲的董大年夫妻俩闹腾着给分了家,可又嫌弃奶奶任长霞和父亲董浩明累赘,不愿意赡养。
善良的李香琴,孤儿寡母,毅然承担起来了赡养两个老人的责任。
分家之后,老的老,小的小,饮食起居,经济来源,都成了问题。
李香琴依然守着手工作坊,大女儿董飒也在中专毕业之后,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
有邻居说,曾经多次都看到李香琴爬在丈夫董大成的坟头上撕心裂肺的大哭,路过的人看到后,心里都是难受,却又怎么都拉不起来她。
其实,在董大成离世之前,董家就用多年的积蓄给盖起了二层楼房。董大成突然间去世之后,楼房被董大年夫妻俩闹腾的一分为二,分给李香琴母子居住的靠西边房子里面,空空荡荡,连个像样家具都没有。
命运依然在董家作祟。
无所事事的董大年、赵丽夫妻俩忽然间因为组织邪教被抓起来了,董家被搜查了一遍,仅有的三万块钱,也被没收上交了。
我并不了解邪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反邪教的宣传单,却是看过不少。
董大年和赵丽夫妻俩参加了邪教以后,很少在家里呆,他们收养的女儿董璇,也几乎给成了没人管穿衣吃饭的孤儿了,又是善良的李香琴主动给承担了抚养这个可怜的养侄女董璇的饮食起居大问题。
由于是邪教的组织者,最后,董大年和赵丽夫妻俩都是受到了刑罚,一个被判了有期徒刑十五年,一个有期徒刑十二年。
所有的邪教,都是对精神的控制,但是有人会在其中找到一种精神寄托和慰藉。当年董大年和赵丽夫妻俩的丧女之痛,一直都在,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并且还收养了董璇,但是,他们夫妻俩,始终都是缓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