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资质、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层次,这种种“不同”,汇集起的“修行之最重要”,才更有看头。
比他方天自己一个人的“真知卓见”,要有看头的多。
这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沟通,不用碰撞,不用相互影响,他们只须拿出自己的认定就可以了。但是到最后,这些结论,却必定有所重复,有所交结,然后汇成一二三四五六。
把这些要点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修行总纲。
后来的修者,无论是谁,只要拿到这份总纲,都能从中筛选提取,凝炼出属于自己的修行之道。
这样一本书,字数不会太多,或许只能称之为“小书”,但就是这样的一本小书,将有资格,陪伴一个魔法师从刚接触魔法的小学徒开始,然后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
然后新晋法师、初法、中法、高法。
或许可以直到大法师。
一本书,一生为伴。
而一个修者,有这样的一本书,也就足够了。
从协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一本书,有利于产生凝聚力,有利于造就归属感。
从方天个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他越来越领会到,作为一个船长,“集众”最重要。另一方面,则是方天本身,在逐渐走向纯粹。
一棵树,有人看到它或挺拔或遒劲的树干,有人看到它或繁多或醒目的分枝,有人看到它浓密的叶,有人看到它灿烂的花。
却也有人会看到它,那深藏地下的根。
干可有二,枝可有百,叶可有千,花可有万。
而根必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