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能增添他们与人交谈时的谈资,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上面的风景我见过,也不过如此”的心理暗示。

说白了就是一种自我安慰,就像现在祭坛下的人们议论的那样。

“想不到城主的女儿连一级台阶都上不去。”

“孽种就是孽种,真是丢尽了城主的脸。”

“这也难怪,毕竟是私生女。”

“这下好了,城主的脸都被丢光了。”

“家门不幸啊,谁让那个金乔觉是个废物呢!”

祭坛下的人们冷笑连连,窃窃私语,不过因为顾忌祭坛上的邹氏,所以并不敢议论得太大声。

毕竟不管怎么说,邹氏都是金乔觉名义上的母亲,当着邹氏的面随意编排金乔觉,也等于在打邹氏的脸面。

他们的内心是仇视上层的,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是畏惧上层的。

只要有阶级存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便永远无法抹去。

那些人的议论声,秋月是听到了的,但她多年来养成的隐忍习惯,使她敢怒而不敢言。

众目睽睽之下,且还当着邹氏的面,她知道就算她与那些人争论不休,情况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反而会给邹氏一种牙尖嘴利的泼妇之感,丢的,是小乔觉的脸面。

所以她在忍。

她也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