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苏玉兰顺着声源回过头去看了眼那说话的男人。

只见那陌生男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军便装,脚蹬解放鞋,身上还挎着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黄绿色军挎包,这一身装扮是时下最时髦的时装搭配了,在他们这乡村里头并不怎么常见。

听他的口音,似乎也不是民安镇这边的村民。

只见那人跨过门槛,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公社的办公室,大队长见状,率先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朝着那男人迎了上去,唤道:“赵书记,怎么没让我去接您呢?您瞧您突然来临,我都没准备准备,这办公室都乱糟糟的……”

大队长一边恭迎着那个中年男人,一边紧张地用衣裳擦了擦一旁的椅子,说:“赵书记请坐,我去给您沏壶茶。”

那个被唤作赵书记的中年男人摆摆手:“行了,李大队长,不用搞这些形式了。”随后他又看向了苏玉兰,问:“这位同志是?”

大队长闻言连忙给两人作了介绍,对那赵书记说:“赵书记,这是咱胜利生产队夜校的老师,苏玉兰同志,她也是前几年城里来的下乡知青。”

随后又望向苏玉兰,朝她介绍道:“苏知青,这是咱县里的书记员,赵书记。”

苏玉兰看大队长对这书记员的态度就知道这人身份不凡,想不到是县里来的书记。

她礼貌地笑了笑,不亢不卑唤道:“赵书记您好。”

那赵书记晲着苏玉兰打量了两秒,随后便笑道:“原来是城里来的知青,你刚刚说的话很有见地,我也赞同你说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现在看来,还是咱们抓教育的力度不够,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我支持苏知青你找孩子们去上课,让她们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赵书记这么一说,苏玉兰心里边更是有底气了。

连县里的书记员都支持她,她就不信陆老太还有什么借口敢阻止陆招娣她们几个去上学!

苏玉兰看着那赵书记,继续大胆发表自己的言论,道:“赵书记您看,咱们现在举办夜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知识水平,将来就可以为建设祖国奉献出更大的力量。要是因为家里的孩子是女娃娃,就剥夺她们上学的权利,那就太不公平了。”

赵书记看着苏玉兰满意地点了点头,城里来的知识分子果然不一般,思想也较咱们这落后的农村要先进,而且作为一个夜校的老师,切身处地为学生争取最大的读书权益,当为一个好教师。

赵书记看向大队长,问:“李同志,你看你们夜校的苏老师都这般积极了,你作为大队长,是不是也应该给予点支持?”

大队长听到苏玉兰的话,也觉得他们生产队这夜校上学的事情是有点松懈。

他们清水市地处偏远,思想教育都落后,除了早期命令要求要去上夜校,这近几年,因为都在抓生产,抓开荒耕中,上学那些知识份子干的事儿,他因为疲于管理,确实疏忽了。

尤其是他们民安镇上很多家里都不让女娃娃读书这一事,以前那是因为女娃娃不受重视,不过现在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要是个别家庭因为孩子是女娃娃便不让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确实有失公平。

这会儿苏玉兰和赵书记一说,确实是应该重视一下。

大队长便说:“苏知青,老陆家那几个女娃娃上学的事情就由你去处理吧。”

苏玉兰想了想,便说:“大队长,既然是这样,我有个提议。”

大队长和赵书记对望了一眼,说:“你说。”

苏玉兰抿了抿唇:“这冬天农闲时节也快要到了,那时候生产队也没那么多活儿干,我提议咱们生产队可以再开个白天的学识班,让那些没有上过学的女同志来上课。zhou总理也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孩子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要是有这个机会学习,我相信即便是女同志也能有一番作为的。”

赵书记一听,露出一个赞许的目光,城里来的知识分子果然不一样。

大队长看了眼赵书记,瞧他点了点头,他便对苏玉兰说:“行,关于你这个提议我跟老支书商量一下。”

苏玉兰闻言便点头,“好的,谢谢大队长。那我现在先去找大哥家几个女孩子,让她们今晚去夜校上课。”说完,便一阵风似的走了。

大队长还从没见过这个城里知青有这么激动的瞬间。

咋滴比她比她自个儿搬新家那会儿还要激动哩?

那赵书记看着苏玉兰离去的背影,喊道:“诶,我这还有事情没说呢!”可苏玉兰的人已经跑远了,这会儿只能看到一个背影,赵书记摇了摇头:“这女同志,还挺积极的,要是人人都像她这般积极,那你们这民安镇未来可期了。”

大队长看着人已经跑远,也笑了道:“确实,苏知青对待夜校的工作是非常的尽责,咱们生产队的村民可喜欢听苏知青上的课了。”

他回过神来,问:“对了赵书记,您还有什么话没说?”

那赵书记便笑了笑,说:“我这趟过来是有些事情要跟你谈的。哦,对了,我也是顺便说一个关于征文比赛证书的消息。”说完便从身上的军挎包里头掏出了一个信封,说:“就刚刚那苏玉兰同志,省城里头来电报了,说她之前参加中秋节征文比赛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谁知道她跑这么快了,还没告诉她呢。”

赵书记也没想到居然也碰到了这个一等奖得主的本人,想到她方才的言论,心想难怪人家能拿一等奖了。

大队长听到赵书记的话,也没想到苏知青居然获得了比赛一等奖!

可她咋滴跑那么快呢!

赵书记把信封递给了大队长,说:“那你那这电报转交给苏知青吧,我另外还有事情跟你说。”

……

因为刚刚分发了秋季口粮,这会儿大家都拿着分得的口粮回家去了,打算今晚吃顿丰盛一些的。

老陆家这会儿正在上称拿回来的口粮,陆老太看了那几袋子的口粮微微叹着气,“这要是在老三没分家之前,咱们都不止分这么点儿了,这冬天怕是难熬哟,我滴乖乖。”

今日去分口粮,她瞧见了苏玉兰和陆志尧分得了挺多的口粮,他们就两个人干活,拿得的口粮居然也差不多有他们家的一半了。

这都因为陆志尧平常也帮着生产队开拖拉机,苏玉兰还是夜校的老师,他们现在也算是公社的半个社员,这里能加不少的口粮。

现在想想,要是还没分家,他们家这个冬天都不用发愁了!

哎,白眼狼啊白眼狼!

陆二嫂和陆大嫂正把分得的口粮准备搬回去小仓库里存着,陆二嫂看陆大嫂也要准备搬,便笑了笑道:“大嫂这里让我来就可以了,你先去做饭吧。”

陆大嫂看着这几袋子的口粮,对上了陆二嫂的那笑容,顿时便有些犹豫。

陆二嫂直接从她手上接过了那袋口,说:“我一个人能行的,太晚做饭咱娘又该饿着了,娘一饿又该说你了。”

陆大嫂本来也想搭把手的,毕竟她知晓陆二嫂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年头口粮都是公社分发,少上几天工,或许接下来也不够口粮过冬了。

大家吃的也比较粗糙,一顿米饭,一顿番薯,就这么便算了。

陆二嫂每次分了口粮都这样子,每回都自个儿把这些口粮搬回仓库,其实是为了私藏,很经常趁着两个老人不在便开小灶。

陆大嫂以前知晓,但从来不说,心想她是长嫂,理应维护家庭的和睦,没必要揭穿二嫂的恶行。

可自从跟孩子她三婶儿相处过一段时间,苏玉兰便直接说她这不是退让,而是软弱。

如今想想,她是真的软弱。

这几天几个女儿都在跟她哭闹要去上夜校的事情,可是好几次看到陆老太那副模样,她便退缩,不敢说起这事。

几个孩子更是不敢跟家里的阿嫲作对,在这个以孝为先的年代,要是跟老人家反抗,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可说到底,还是自己软弱,这事儿老太不占理,不让孩子上夜校就是她的不对,就算反抗她也不占理。

这会儿陆二嫂也打着老太的名号支开她,好偷藏口粮,陆大嫂有了第一次防抗的念头,便说:“不行,这口粮大家都有份,怎能让你一个人辛苦呢?咱们两个一起搬,就能快些整理好。”

陆二嫂每回都能把老三家的支开,这会儿听到陆大嫂这么一说,当即愣了愣,“这……这也没多少,我自个儿也能行,你还是先去做饭吧、”

陆大嫂不再说话,自个儿抽起了一袋子的稻谷,便朝着仓库走去了。

陆二嫂见状,低骂一声:“死脑筋!咋滴这回不听话了呢!”

偷藏口粮这事儿就是今天才好藏,毕竟口粮多,除了稻谷番薯马铃薯,还有其他好几中的粮食,每样拿一点都不会被察觉。

毕竟陆老太抠,其实家里赚工分的人多,也不会怎么缺粮食,可陆老太就爱把粮食拿去黑市上卖,用来换钱,搞得大家都吃不上几口米饭。

陆二嫂才不会跟着他们挨饿,每次在分了口粮之后都会藏起来一些。

现在……

看着陆大嫂的身影,看来今儿个是没办法了。

……

她们俩刚刚把口粮都搬进去仓库,便瞧见了苏玉兰走进了老陆家的院子。

距离分家之后,苏玉兰这还是第一次回他们老陆家的门。

这会儿还是刚刚分了口粮,陆老太见到苏玉兰的身影时,心里头当即扬起了一丝丝不该有的期——

她是良心发现,要给老陆家送口粮来的吧?

要真是这样,就姑且原谅她以前的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