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很快接受自己“娇弱小白莲”的形象,内心好似有一万头羊驼奔腾撒欢,迈着更加欢快轻松的步伐跟上前面似在逃跑的少年。
与南都欢快二人组的悠闲时光相比,京城却陷入无端的混乱中。
皇帝……和妖道私奔了。
私奔这个词用的不妥当,但在一些人特意的传播中就将“同游岭南”变成了“私奔”。
毕竟还是“私奔”更博人眼球么!虽然这消息只在上流人士与高官处流传,但依旧人心惶惶。
不过好在诸位大臣当机立断封锁消息,不然现在京城一定会乱成一锅粥。
赵二公子觉得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趁着苏城这个大祸害不在,他可以更好的收买人心,成就一番大事。
背靠整个家族,又有什么事是他完不成的呢!说不定可以趁着这个时机联合给皇帝上书批判妖道折子大臣们反对苏城。
这个人太邪乎了,自从他来了,自己就没遇见过一件好事。
待皇帝回来,他们这些人就联合上书施压以清君侧!
只要苏城一走,自己的好运气立马来了。许多人看重他“不畏强权,敢于写诗批评苏城”的美好品质纷纷拉拢。
但都被赵二公子含糊其辞的拒绝了。
毕竟现在来找他联合的都是三四品的编外官员,像他这样天之骄子,应该有掌握实权的大人物过来拉拢才对!
浑然忘记自己之所以有人拉拢,只不过因为他此时是赵家世子,而他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吸引掌握实权者的注意。
如果是戚国公当政的时候自然乐意捧一位“清高之士”,可现在戚国公下马,上任朝政的都是刚直不阿、心怀百姓之人,怎么可能单凭“名声”就将他拉拢为上层官员?
不过要是赵二公子肯一步步从底层做起,这群正一品掌实权的官员未必不会看重拉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