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真要变天

滴血汉末 穆可馨 1867 字 2022-10-27

但是灵帝一再催促,数次将张温叫到雒阳叱训。因而,张温、董卓的压力极大。他俩都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地平叛。其结果可想而知,免职是轻的,重则有杀头之罪。

荀谌按照荀戟信中的布置,首先找到了董卓的军师李儒!

荀谌送上一大笔金银珠宝给李儒。

李儒在密室里接待了荀谌。

两人在寒暄之后,荀谌说:“吾弟止戈在武威和金城聚集了大量的兵力,这次希望拜投在董破虏门下,协助董破虏击溃韩贼大军。”

荀谌没有具体说有多少兵力。因为说多了,怕董卓忌惮;说少了怕引不起董卓的重视。索性说含糊一点。

当时因为韩遂封锁了进入大西北的主要通道。荀戟在大西北羌人那里的动作也很隐秘,因而,这些消息都还没有传到三辅这边来。

李儒在听到荀谌介绍之后,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的战机!如果在武威、金城有一支精锐部曲,在韩遂注意力都集中在三辅之时,突然起事,那么就有可能占领武威、金城两郡。这样就等于是切断了韩遂叛军的粮道。那么,十几万韩遂叛军的覆灭就在眼前。

不过李儒虽然年龄比荀谌大一两岁,但养气的功夫却一点也不差。他内心里虽然激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在等待荀谌继续往下说。在互相谈判的过程中,谁先开出条件,谁将处于劣势。

荀谌虽然明白李儒心里所想,但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人,他只好将条件开出来,他说:“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武威、金城、陇西三郡。待我们和朝廷大军内外夹击,在击溃了叛逆韩遂大军之后,我们退出陇西郡!”

李儒在心里暗道:这家伙的胃口可真大啊!不过,岳父目前考虑的只是怎么击溃韩遂,对于武威、金城两郡也没有染指的意愿。在击溃韩遂之后,对于这两个郡守的安排,岳父恐怕仅仅只有举荐的权力。他说:“荀族长,对于武威、金城两郡在战后的安排,现在谈论还早了点。既然你们对此有所准备,我相信你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可以答应一点,到时候我岳父可以举荐你们的人担任两郡太守。”

剩下的事,李儒是不会说的。跟明白人谈事,就是简单!

荀谌明白李儒这话说的是很真诚的。便说:“如果我们断了韩遂的粮道,韩遂必败无疑。但是,韩遂回军之后,就会狗急跳墙,我们因而会无比地凶险。我希望董破虏能先给予我们一个中郎将的职位。”

任命中郎将是要报灵帝批准的。李儒显然知道这不是荀谌所要求的。他摇了摇头,说:“荀族长,你也给我送了这么多礼物。也算是将我当做朋友了,你也就不必漫天要价、再就地还钱。你开个实价吧!”

荀谌一听,一张老脸涨的微红,不过,他毕竟是养气功夫了得,他在心里不再计较难堪,他说:“我们想要武威校尉、金城校尉、镇羌校尉!”

李儒还是摇头,他说:“武威校尉、金城校尉可以,我们可以上报给张太尉。两个校尉可以啦!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安排一个军师中郎将。你是族长,总不能屈居于止戈之下吧!”

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参谋长,董卓的破虏将军虽然是个杂号将军,但是可以设参谋长的。并且,这个参谋长是没有配备兵力要求的。对于董卓来说,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只要不在大西北增加军力。对董卓就没有什么威胁。而校尉可不同,一般校尉可以领兵两千至五千。

李儒这话表面上说的通情达理,暗地里可是恶毒啊!这是轻描淡写地挑拨荀谌和荀戟的关系!不过荀谌不是一般人,并且,他已经下定决心辅助族弟荀戟,因而,李儒的这一招对他不起作用。他说:“那也行!文优,我族弟还有个武威人贾诩做军师。干脆请文优上报两个军师中郎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