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让雷电带来了一个锦囊,永向阳在看了锦囊后,便带着姜寒、江坤以及部分杀手去长安组建新的情报站。
随后带领李志忠、李文垓骑兵赶到冀县的江绾,在休息一天后,也从冀县赶赴长安,跟永向阳汇合。
在雷电离开之后,永向阳向姜寒、江坤宣布了情报部的奖励。每人晋升一级,各奖赏五十金。
在剿灭韩遂叛军的三天后,江绾带着李志忠、李文垓两千骑兵也来到了冀县。
荀戟对李志忠、李文垓进行了安抚。因为韩遂已死,大仇得报,李志忠、李文垓向荀戟表示了感谢和彻底的归顺。
在休整了几天后,荀戟将李志忠、李文垓找来,他说:“你俩是湟中羌人的核心。俩人都长期在外很容易失去对部落的控制。你俩商议一下,看看谁留在榆中?谁回到湟中?”
李志忠、李文垓经过简单地商议。就由小将的叔叔留在榆中吧!”
荀戟点点头,说:“好!湟中营继续保留,你俩的职务也继续保留。你带一部骑兵回去后,还要加强训练。一旦我这边战事需要,你要立即集结归队!”
“末将尊令!”李志忠、李文垓异口同声地回答。随后,他俩便回去安排去了。
李志忠、李文垓来到冀县后,也知道降军在缩编。因而,他俩对撤回一部分骑兵有心理预期。
留一千湟中骑兵在榆中,也算是人质。那是必须的!如果湟中骑兵要是都留在榆中,会加大荀戟的经济负担。同时,由他出钱养湟中的骑兵,也不是荀戟这个胜利者心甘情愿做的。
经过七八天的测试、选拔,在约五万名步卒中,选拔了一万八千余人。一万骑兵中有二千五百余人合格以上。
这样,荀戟在经过统筹考虑之后,组建了六个步兵营,其中史涣继续担任西平校尉,统领步卒四千余人。
程银、李堪担任中营校尉,各统领步卒三千余人。
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分别担任小营校尉,各统领步卒两千余人。
筛选出来的二千五百骑兵,跟张济部合并,组建一个骑兵营,由镇羌中郎将将军府司马梁兴兼任校尉,张济为司马兼甲部牙将,统领骑兵三千五百余人。
张济原来一直是直属荀戟领导的。现在,荀戟马上要离开大西北。怎么安排张济却让荀戟伤透了脑筋。这次组建新的骑兵营,将张济安排进去做司马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梁兴将来会统领一军,到那时,张济实际上就是这个营的校尉。
紧接着,那些被精简下来的士卒又被重新整编。用于情报部的,在整编后逐渐向榆中开拔过去。用于“安置”的“流民”也在整编后,以曲为单位进行“安置”,在重新整编后,也陆续开往金城郡、略阳郡。在武威郡也有少量人员进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