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权倾朝野

滴血汉末 穆可馨 1841 字 2022-10-27

这次,绝大多数大臣都知道董卓意欲何为。因而,都不愿意来丞相府赴宴。

董卓在得知后,立刻派兵到那些大臣的府邸去“请”。最后,大家都摄于董卓的淫威。只得来到丞相府。

荀戟知道在这次议论废立会出现袁绍仗剑反对的戏码。他在大脑中思考了一下,是不是要借此机会将袁绍除掉?

最后,荀戟还是决定保留袁绍。他设想了一下,如果没有了袁绍。也许曹操、或者公孙瓒一家独大。这不是荀戟所希望的。因为他要想巩固荆襄、夺取益州,甚至在王允杀害了董卓之后趁机拿下三辅,都需要时间恢复经济。而这个时候,山东、冀州一带不能被统一。最好是分崩离析成一块一块的。这样,便于最后自己腾出手来进行统一。

在酒宴开始之后,董卓又说:“先皇有遗诏,要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我们作为大臣的,应该以先皇的遗诏来实现先皇的心愿。这才是大汉朝的忠臣!”

“哈哈!你董仲颖也能谈‘忠臣’二字?你拿不出先皇的圣旨,就是擅自废立。就是逆臣!”

这时,大家回头一看,是坐在大门附近的袁绍站了起来。

董卓顿时便恼火起来。他大声地叱喝:“袁本初!你胆敢反对先皇的旨意?你这是想造反吗?来人啦,将这个违抗先皇圣旨的逆臣拉出去砍了!”

袁绍唰地将自己的宝剑抽了出来,大声地说:“董仲颖,你的宝剑锋利,难道我的宝剑就不锋利了吗?”

这时,大家都怕董卓一怒之下杀了袁绍,纷纷站起来劝解。

曹操、何颙两人也连忙跑过去,拉着袁绍的胳膊将他拉出了丞相府。

袁绍害怕董卓报复,当即便逃出雒阳城……

袁绍刚刚离开,皇埔嵩站了起来,他说:“董丞相,如果你没有先皇的圣旨,再提废立,就是不忠!老夫劝你还是不要再议论废立了!”

董卓一看是皇埔嵩!他在清剿黄巾军时,就跟皇埔嵩有过节。这次他本来就想找理由将皇埔嵩杀掉。哪知道皇埔嵩竟然自己往刀尖上撞。他立刻说:“皇埔嵩违抗先皇圣旨,拉出去斩首!”

这时,整个宴会厅鸦雀无声!因为刚才大家都为袁绍求情了的。总不能再一次集体求情吧?

这时,太傅袁隗站了起来,他说:“皇埔嵩违抗圣旨,该斩!但今日是个吉祥的日子,杀之不祥。丞相,以老夫看,还是将其收押到大牢中,择日惩罚!”

袁隗说话了,董卓还是要给面子的。因为他一直想笼络士族,而袁隗是士族的代表。再说,袁隗也没有说不斩皇埔嵩。只是说今天杀之不祥而已。特别是袁隗还说道今日是个吉祥的日子。意味着袁隗赞同了废立。因而,董卓朝那几个抓住皇埔嵩的护卫们摆摆手,说:“押送大牢!”

董卓因为没有杀袁绍,也没有立刻杀掉皇埔嵩;再说,袁隗也间接地表态了。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如果卢植当初不是看到先皇圣旨上写着“立二皇子刘协为帝”,也不会将那份圣旨烧一个大洞。因而,大家就都退一步。不再反对董卓按照先皇的旨意废除刘辨,立刘协为帝!

次日早朝,董卓在提出废立之后,太傅将刘辨的琉璃冠摘下来,将刘辨牵下帝位。然后拉着刘协坐了上去,将琉璃冠戴在刘协的头上。

看到自己的儿子被废,何皇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掉了下来。多少有些催人泪下。让人不忍目睹!

接着,董卓嫌弃何皇后临朝碍事,又跟荀戟、李儒商议怎么将她赶走。这时,荀戟又拿出刘宏的圣旨。

这样,董卓便轻而易举地废掉了何皇后。整个朝政由他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