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官银的问题出在哪

山贼票号 爱玛小巴豆 1015 字 2022-10-27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罪名可就大了!

如此硬性的往自己的头上扣上了一个反清复明的帽子。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这个潘小四可是真够狠毒的。

不对啊,自己穿越来到这大清,虽然时间不长,可是也算见过了不少银子,大多形态各异,并没有什么不妥的,怎么会出现使用前朝银两这种问题。这种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啊。

“分号里的那些库银呢?”张旦旦问。

桂花嫂:“东家,那些库银都好好的锁在银库里,只是......”

“只是什么?”

“前几日,那银库里突然的出现了一百多万两的银子,属实让我吓了一跳。我还在纳闷哪里来的这么些银子,紧接着荣亲王府上的人就拿了银票来我们这里取银子,一口气提走了二十万两。当天下午,提督大人就派人来把我们的铺子给封了。说是我们的银子有问题。”

张旦旦知道这种现象无法给桂花嫂他们解释,只得胡乱的搪塞过去,“前一阵,我知道的,那些银子是我派人连夜放进去的,来的匆忙,没有告诉你。”

“哦。”桂花嫂还是有疑问,但是也不便在深究下去。

“现在前院都被封了,还有人进去过么?”

“没有了,这些伙计们都在看着呢,没有人再进去过。”桂花嫂所说的那些伙计,就是指的张旦旦的那些士兵。

此时已是深夜,张旦旦瞅着没有人,便招呼两名士兵跟他一起,完成了一个配合翻墙的军事动作,

这种基本的攀墙训练动作以前张旦旦经常作,三人配合,多高的院墙,基本上在张旦旦的眼中都是如履平地。

张旦旦拿了库房钥匙,轻松的翻过院墙。

打开银库,从库房内取出了几百两的银子,然后又锁好银库,翻墙而出。

在后院的大厅内,灯火通明,张旦旦让桂花嫂将她所能找到的各种银两都放于桌上,又将自己刚刚从库房里拿出来的银子也一并的放于桌上,仔细的观察着,

系统里采矿所生成的银子难道真的有问题?

清代是我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朝廷采取的是放开政策,各省可自行铸造。每省银炉铸造习惯不同,造成了所铸银锭形态多种多样。

而根据制式的不同,清代的银两又分为库银和市银两种。

库银是上缴国库的官银,要求大小一致,铸造规整,有特殊官制标记。一般是在银锭的底部篆刻制造年份,等级,制造地区等等,如“光绪六年”、“真花银”、“银纹”、“苏州”等字样,字戳清晰有力,不太常见于市面上流通使用,